廣告

女被路口釘子絆倒骨折!吉安鄉公所遭判賠52萬 鄉長:概括承受

出版時間:2025/11/03 13:25 (更新時間:2025/11/03 13:46)
社會 法庭
陳力維 文章
台南佑全骨科診所指出,髕骨(黃圈處)位在膝關節正前方,一旦因跌倒、車禍撞擊或強力收縮造成骨折,不僅會疼痛腫脹,還可能導致膝蓋無法伸直、走路困難。圖為骨折患者膝蓋側面(左)及正面(右)X光照,醫師治療固定骨折的髕骨,取自FB@佑全骨科診所 zoomin
台南佑全骨科診所指出,髕骨(黃圈處)位在膝關節正前方,一旦因跌倒、車禍撞擊或強力收縮造成骨折,不僅會疼痛腫脹,還可能導致膝蓋無法伸直、走路困難。圖為骨折患者膝蓋側面(左)及正面(右)X光照,醫師治療固定骨折的髕骨,取自FB@佑全骨科診所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花蓮一名50多歲吳姓女子行經吉安鄉街道路口時,遭突出路面釘子絆倒,導致左腳髕骨骨折,並長達一年時間行動不便無法工作。吳女認為吉安鄉公所道路管理不善,因此提起國家賠償訴訟。法院審理後,二審判決確定鄉公所應賠償吳女52萬餘元,鄉公所敗訴確定。髕骨骨折常見症狀及治療、復健方式一文看清。

吳女主張道路瑕疵求償133萬 鄉公所辯稱難以巡查發現

中央社報導,吳女向法院主張,她在2023年4月4日上午,徒步行經吉安鄉干城二街及干城三街路口時,被路面突出的釘子絆倒,造成左腳髕骨(膝蓋骨)閉鎖性骨折等傷害。她為此支出醫療費、看護費,以及傷後一年不能工作損失與精神慰撫金等,共求償133萬多元。

吉安鄉公所辯稱,道路建造時並無釘子釘入的情形,釘子是「不知何人、何時、因何原因釘入」。公所認為該道路有定時派人巡查,但對於「露頭極小」的釘子,難以期待巡查人員能即時發現並修復排除,因此主張沒有因公共設施瑕疵而怠於修護的情形。

法院認定公所管理有欠缺 應負國家賠償責任

台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民事判決指出,該街道路口由鄉公所管理與維護,公所本有負責養護及保護設施完整,以供公眾安全通行的義務。法官認為,釘子突出路面並導致吳女受傷的客觀事實,已符合《國家賠償法》第3條第1項規定,屬於公有設施的道路管理有欠缺要件。因此,法院認為原告請求鄉公所賠償應予准許,維持一審原判確定。

鄉長游淑貞:公所願概括承受 盼公私單位共同維護道路安全

吉安鄉長游淑貞今天對此判決結果表示,守護鄉民安全,公所責無旁貸。她指出,雖然這根釘子可能是企業工程留下,但經過法院審理,如今知道不是不合理的天價賠償金,公所願意概括承受。游淑貞也呼籲,未來不論是公家、民營單位或道路使用者,都能共同維護道路安全。

吉安鄉長游淑貞表示,公所願意概括承受賠償金。取自FB@吉安鄉公所 zoomin
吉安鄉長游淑貞表示,公所願意概括承受賠償金。取自FB@吉安鄉公所

什麼是髕骨閉鎖性骨折

「髕骨閉鎖性骨折」是一種發生在膝蓋骨(髕骨)部位的骨折類型,其傷勢的重點解釋如下:

♦️髕骨(Patella):俗稱膝蓋骨,位於膝關節前方,是人體最大的一塊種子骨。它的主要功能是作為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肉)力量傳導的支點,能增加膝蓋伸直的力量,並保護膝關節。
♦️閉鎖性(Closed):表示這是一種沒有開放性傷口與外界相通的骨折。換句話說,骨折處的皮膚是完整的,骨頭的斷端沒有穿刺出來,因此感染的風險相對較低,但骨折的疼痛和腫脹依然存在。

典型的受傷機制

這種傷勢通常是由以下兩種主要機制造成:

♦️直接撞擊:例如膝蓋直接撞擊儀表板、地面或堅硬物體(如跌倒時直接跪下)。
♦️間接受力:股四頭肌或髕骨韌帶在膝蓋彎曲時突然強力收縮或受到巨大張力,導致髕骨被拉扯斷裂,這種情況常見於運動傷害或突發意外。

可能的後果與影響

髕骨閉鎖性骨折會嚴重影響膝關節功能,常見的症狀和影響包括:

♦️劇烈疼痛和腫脹:膝蓋前側會出現嚴重疼痛和明顯腫脹。
♦️無法伸直膝蓋:由於髕骨是伸膝機制的一部分,骨折後患者通常無法主動抬起或伸直小腿。
♦️行動受限:無法承受重量,嚴重影響行走能力。
♦️長期影響:若處理不當,可能導致關節僵硬、慢性疼痛,或創傷性關節炎,需要較長時間的復健。

台南佑全骨科診所說明髕骨骨折常見症狀及治療、復健方式。取自FB@佑全骨科診所 zoomin
台南佑全骨科診所說明髕骨骨折常見症狀及治療、復健方式。取自FB@佑全骨科診所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花蓮 # 吉安鄉 # 釘子 # 骨折 # 國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