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啟動內部碳定價機制 提四點「導入影子碳價制度」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為強化氣候變遷因應策略與永續治理效率,宏達電今(21)日宣布其「內部碳定價(ICP)制度」已全面導入,並以「影子價格(Shadow Pricing)」作為核心運作模式。透過將此一制度納入企業決策流程,HTC將能更精準地衡量並強化營運與投資行為所帶來的環境影響,加速實踐企業永續承諾。 2025/10/21 13:09 財經 產業脈動
中租能源論壇1|董座陳鳳龍:綠電申請手續稍顯繁雜 政府應簡化審核程序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全球淨零與能源轉型浪潮下,台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台電的定位與角色格外受關注。9月12日中租創新論壇下半場,KPMG畢馬威財務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陳文正於「台灣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與挑戰」專題演講中指出,能源供給與轉型不僅影響產業投資與競爭力,更攸關台灣能否穩健邁向永續的重要關鍵,他直言,台電正處在結構轉型的十字路口,「如何同時確保供電穩定、推動再生能源布局,以及承擔轉型成本,將決定台灣能源政策的成敗。」 2025/10/01 18:20 能源
自行車業受關稅衝擊!卓榮泰:下周提特別預算 930億支持產業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5日)南下台中,參訪知名自行車大廠巨大公司並與自行車產業舉行座談會。他表示,政府將與業界站在同一陣線,協助自行車產業因應關稅衝擊,將穩定匯市並透過數位及淨零轉型,提升國際競爭力,並已提出「AI新十大建設」,導入各行各業的生產、研發與管理,卓榮泰更預告,下周四(11日)行政院會將提出5700億元特別預算,其中高達930億元將用於產業支持方案,展現政府力挺台灣產業的決心。 2025/09/05 20:10 財經 產業脈動
抗衡中國!台灣官員:明年外交預算415億 揭榮邦計畫亮點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會昨拍板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不僅國防預算9495億創歷年新高,外交部預算也年增35.7%、109億元,來到415億元水準,增額用於榮邦計畫、國合會基金及國際交流,外交部官員對比兩岸的外交預算落差8倍,表示,中國在外交戰場糧草充足,又挾經濟規模對我友邦施壓,持續壓迫我國際生存、發展空間,台灣實有必要強化外交能量,因此在府院支持下,外交預算編列才有所突破。 2025/08/22 17:20 政治 黨政要聞
台大與企業合辦「淨零排放科技競賽」 中央大學、台科大奪冠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大與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2025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總決賽今(19)日登場,國際賽跟台灣賽的冠軍,分別由中央大學團隊及台科大團隊奪下,均可獲得100萬元獎金。 2025/08/19 18:19 生活 文教
直擊瀕臨絕種食蛇龜!森崴能源復育淺山造林生物有成 山羊、水鹿現蹤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202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 30聚焦「自然」主題,台大實驗林選在花蓮壽豐鄉,聯手森崴能源子公司元杉森林,建立全台第1個「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BioCredits)示範場域,瀕臨絕種的食蛇龜、山林、水鹿現蹤。 2025/07/29 16:57 能源
友達「2025 CSR共榮大會」 彭双浪點出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面板大廠友達(2409)舉辦第六屆「2025 CSR共榮大會」,以「韌性共好,轉型迎新」為主題,邀集70家、超過150位供應鏈夥伴共襄盛舉。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表示,在全球政經環境高度不確定、氣候與社會風險日益加劇的時代,打造具有韌性的供應鏈,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 2025/07/25 10:45 財經 產業脈動
台積電、日月光拚造林 「彰化女董座」搶台灣首宗國際認證竟不靠碳權賺錢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台積電帶頭瞄準「自然碳匯」,吸引大咖企業投入造林取得碳權,但位於彰濱工業區的「新文欽」卻號稱為國內首宗符合國際碳權認證標準,《知新聞》21日獨家採訪背後的操盤手-亞福儲能專案負責人黃一耘,驚爆此案竟為種樹、不靠碳權賺錢。 2025/07/22 08:00 能源
2026年台試行碳排放交易機制 碳交所與歐洲能源交易所簽MOU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台灣邁向碳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機制,台灣碳權交易所與歐盟碳排交易機制最核心的交易平台「歐洲能源交易所」(EEX)簽署MOU,借重其營運歐盟排放交易機制市場的成功經驗,協助建立並運作台灣排放交易機制。 2025/06/30 11:32 能源
「打造南美洲的台灣」林佳龍、吳誠文拍板 建立海外智慧園區營運體系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合外交再下一城,外交部長林佳龍今跟國家科技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共同主持雙首長會議,決議以巴拉圭的「台巴智慧科技園區」為示範點,建立在地化先進營運體系,打造巴拉圭為南美洲的台灣。國科會將透過外籍人才來台實習試辦專案(IIPP)連結外交部「八大旗艦計畫」,共同培育高階科技人才。 2025/06/25 19:05 政治 黨政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