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痠痛怎麼按都無效!原來腸胃在求救 每天按1穴健脾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34歲工程師林先生長期肩頸僵硬,按摩、復健、熱敷樣樣做,卻都無法真正舒緩,不僅影響睡眠,連早上起床都覺得「頭是黏在脖子上」。中醫師觀察他的舌苔厚膩、氣色偏灰,詢問後發現他三餐不定、常吃炸雞配啤酒,近期還有胃酸逆流,經針灸「足三里」搭配脾胃調理處方,脖子不再卡卡。 2025/04/27 10:30 生活 醫藥
教廷:教宗方濟各26日喪禮 明在聖伯多祿大教堂開放公眾弔唁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梵蒂岡樞機主教會議今天(4/22)決定,教宗方濟各的喪禮將於本周六上午10時(台灣時間26日下午4時)在聖伯多祿大教堂前方廣場舉行,結束後將移靈羅馬聖母大殿下葬。教宗遺體明天(4/23)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教堂開放公眾弔唁。 2025/04/22 16:46 國際 寰宇要聞
穀雨時節易腹脹、大便黏滯 多吃5食材健脾祛濕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明天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由春生轉入夏長的過渡期心火漸升,中醫師建議可適量食用玫瑰花、陳皮、茉莉花茶來疏肝解鬱,同時濕氣漸盛易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出現食慾不振、腹脹、大便黏滯,可多吃薏仁、茯苓、山藥、扁豆、紅豆等食材健脾祛濕。 2025/04/19 15:11 生活 醫藥
預防中風復發有撇步!「三風穴」天天按 促進血液循環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資深藝人廖峻第三度中風,目前仍在加護病房。台灣曾有研究追蹤三萬多名缺血性中風患者,發現藥物治療的同時接受針灸,中風再發風險降低,針對中風後恢復期的病患,中醫師建議可自我按摩拍打風市穴、風池穴與風門穴,促進血液循環,甚至有助預防中風再發。 2025/04/18 15:04 生活 醫藥
環保葬|4人往生1人選樹花葬 星巴克麥當勞祭拜、孫拉小提琴悼爺 【記者許皓婷、曾伯愷/台北報導】藝人大S2月在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驟逝,妹妹小S原想遵循她的遺願選擇樹葬,後因韓籍老公具俊曄過不了沒有獨立空間追思這關而喊卡,不過也掀起各界關注環保葬。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在少子化、地狹人稠,靈骨塔一位難求的困境下,省錢省時的環保葬夯起來,公部門也在推廣,標榜不立碑、不造墳、不記亡者姓名,越來越多人選擇新興葬法讓生命回歸自然,知名作家瓊瑤、藝人小鬼都以花葬作為長眠地,前法務部長陳定南採樹葬,已故聖嚴法師選擇植存,《知新聞》彙整4種環保葬法,讓民眾一次搞懂。 2025/04/03 09:44 生活
獨家|骨灰和土再撒花!殯葬處官員憶母愛泡溫泉 身後子3擲筊選陽明山花葬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知名作家瓊瑤選擇「花葬」伴夫婿長眠陽明山,讓環保葬法再度掀起關注;而在台北市殯葬處工作長達10年的課長傅韋翔,平時就致力推廣環保葬,他也是採用「花葬」成為母親人生的畢業典禮,雖然是透過擲筊,但他透露,之前一家人經常到陽明山泡溫泉、吃砂鍋粥,可能媽媽才因此選擇花葬,他更向《知新聞》分享,在下葬的那天還出現浪漫插曲,陽明山天空突然劃出一道彩虹,讓他認為,「這象徵媽媽的人生畢業圓滿」。 2025/04/03 09:43 生活
空污來襲!過敏族群快按摩3穴位 3錯誤習慣加重鼻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空污來襲!台灣西半部今日空氣品質為「橘色提醒」等級,中南部短時間更可能達紅色警示。過敏族群除了減少戶外活動,中醫師建議可按摩鼻通穴、迎香穴、四白穴來舒緩鼻塞、流鼻水、鼻竇不適、過敏性鼻炎發作,另外,鼻塞時別再狂擤鼻涕、挖鼻孔、不喝水,這三個錯誤習慣反加重鼻塞。 2025/03/01 12:28 生活 醫藥
威力彩今晚上看20億 15個姓氏偏財大旺!下注時間曝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威力彩連33摃,今晚(24日)開獎,頭獎上看20億。命理師小孟指出,4星座4生肖及15姓氏財運大旺,有機會成為億萬富翁。(註:知新聞貼心提醒您,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2025/02/24 15:55 生活 知運勢
天冷免疫下降!熱敷兩大護肺穴位 防流感、感冒變重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正值流感疫情高峰,這幾天寒流來襲,當人體受寒、免疫力下降時,病原體更容易進入呼吸道,導致炎症反應加劇,中醫師表示,預防感冒惡化至肺炎的關鍵在於提升肺氣、促進氣血循環、加強排痰,這時候熱敷「肺兪穴與風門穴」 是一種簡單又有效的方法。 2025/02/08 11:27 生活 醫藥
免疫力下降6禍首!中醫5招強身 這些食材養脾肺補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正值流感流行期,中醫門診觀察,近日希望增強免疫力的民眾增加約10%。中醫師表示,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包括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均衡、壓力大、過度疲勞、慢性疾病或長期服用特定藥物,可利用健脾、養肺、補腎藥材、保持情緒愉快、善用三伏貼等五招來提升免疫力。 2025/02/07 18:21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