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當街火拚!衝鋒槍、霰彈槍掃射釀5傷 全因小姐陪酒爆糾紛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屏東萬丹地區李姓男子今年3月叫小姐坐檯陪酒時,與屏東市某傳播公司發生糾紛,李男為首的萬丹派人馬,竟持衝鋒槍等重型武器突襲屏東人馬,造成5人槍傷。李男與李姓同夥落網後被羈押,檢方依殺人未遂、槍砲彈藥等罪嫌提起公訴,法院也裁定繼續羈押。 2025/07/30 20:29 社會
不是重落地!星宇航空沖繩航班疑「橫向超限」 民航局獲報調查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外界傳出星宇航空7月19日JX302台中飛往沖繩的航班疑似重落地,民航局證實,有接獲通報,並著手調查;但知情人士指出,非「垂直超限」的重落地,而是疑似橫向超限,且界定值在黃燈區而非紅燈區。 2025/07/23 21:42 生活 旅遊
電動車憑空消失!實習女警「鷹眼」揭真相 1小時破解烏龍竊案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東區一名張姓男子,日前發現停在住家附近的電動二輪車不翼而飛,焦急之下報警求助,未料真相並非失竊,而是遭環保局誤認為廢棄車輛依法拖吊。協助破案的,竟是一名甫實習兩周的女警,憑藉冷靜與細心,一小時內即抽絲剝繭找出關鍵畫面,成功化解這場虛驚。 2025/07/23 10:36 社會 地方大小事
有片|15歲少年開休旅車闖紅燈!拒檢急逃猛撞電箱害455戶停電 車上搜出毒品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一名15歲少年今天清晨5時許,駕駛黑色休旅車載13歲少年、20歲蔡姓男子,在鳥松區建工路與球場路闖紅燈,巡邏警網上前攔查時,少年拒檢還加速駕車逃逸,沿途危險駕駛,警方駕車尾追7分鐘、約5.5公里,最後少年駕駛的汽車在澄清路自撞路旁的台電電箱才停下來。兩名少年與蔡男四肢輕微擦傷,警方在車內搜出依托咪酯煙彈、K他命、咖啡包等違禁品,全案訊後依《少年事件處理法》、《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罪嫌移送法辦。 2025/07/23 10:10 社會
印尼「智慧新首都」非賭即娼 公務員老婆們深感不安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印尼豪砸285億美元(約8390億台幣)正在婆羅洲島叢林裡建設智慧新首都「努山塔拉」(Nusantara),但印尼媒體近日報導,新首都還在大興土木,大批政府官員還沒進駐,賣春和賭博等不法事業已先在當地扎根,加上現任總統普拉伯沃取消下月在新都慶祝國慶日,越來越多人質疑是否能順利遷都。 2025/07/21 17:17 國際 東協萬象
殉職警長4|喪屍煙彈屢奪命!列二級毒品仍難滅 劉宗鑫父痛心喊話政府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新北市土城分局清水派出所所長劉宗鑫去年9月30日深夜執勤,遭吸食「喪屍煙彈」依托咪酯的女毒蟲陳嘉瑩拖行撞擊護欄慘死,由於劉宗鑫殉職前2個月,才發生新北三重警員黃瑋震遭吸食「喪屍煙彈」的毒蟲撞擊身亡,警員接連命喪毒駕輪下,也讓依托咪酯的氾濫及危害引起重視。行政院去年公告,將依托咪酯升級為二級毒品,提高刑責,然而仍無法有效遏止依托咪酯氾濫釀禍,政府補破網成效不彰,劉宗鑫父親也痛批,政府對新興毒品的防治不力,喊話政府重視槍毒問題。 2025/07/18 17:59 社會
驚悚片|台中這一區狂違規出車禍!1個月開871罰單 警製三寶大合輯示警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街頭違規驚悚事故頻傳,為遏止事故發生,台中市警第六分局從上月1日起加強針對行人違規及車輛不依號誌標線行駛行為展開密集執法,統計至今西屯區共取締871件違規案件,違規導致的交通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27%,警方並將撞擊畫面製作成影片,藉以提醒民眾不論步行或騎開車,務必遵守號誌。 2025/07/18 14:44 社會 地方大小事
人夫簽約保證斷聯小三!卻一起買冰箱送元配 遭求償200萬判決出爐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一對夫妻因婚外情導致婚姻亮紅燈,雙方簽下協議約定若丈夫再與小三聯繫須賠償200萬元。不料元配發現丈夫送她的冰箱,竟是與小三一起去商場購買,怒告求償。台灣高雄地方法院認為丈夫違反協議,雖酌減違約金至10萬元,加上未給付生活費51萬元,最終判決男方須支付共61萬元及利息。 2025/07/16 12:44 社會
三峽老翁飆撞害3死12傷!關鍵33秒時速破百沒煞車 檢揭恐怖心態卻不起訴 【記者丁牧群/新北報導】78歲老翁余文正5月19日開車狂飆,在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旁衝撞腳踏車、行人及機車,但他不僅沒停車,還接著踩油門闖紅燈,連撞多名學童,直到自己的車猛撞燈桿才停下,短暫33秒間造成3人枉死、12人輕重傷,余男也因傷重於5月31日死亡。新北地檢署今偵查終結,認定余男當時車速超過100公里,明知可能造成死傷仍飆速行駛,有殺人「不確定故意」,但因他已死亡,今依法不起訴。 2025/07/14 16:06 社會
北市科技執法估今年狂飆70萬件!基層員警「純人工開單」吃不消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科技執法近年推動迅速,5年內從僅有2處增加到89處,今年上半年取締件數突破33萬件,全年預估將超過70萬件,但台北市議員曾獻瑩今(7/11)日指出,政策成效亮眼的背後,卻是基層員警犧牲休息時間,以人工方式逐一審查影像、製作舉發單,行政負擔繁重,讓基層吃不消,他要求北市府儘速檢討人力配置與制度配套並優化流程,讓科技執法發揮應有效益。 2025/07/11 14:47 政治 首都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