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類鼻疽風險特高!男子敗血休克 颱風季病例數恐超越去年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加上西南氣流造成中南部多處淹水,上周新增4例類鼻疽病例,其中1名60多歲男疑吸入性感染,敗血性休克在加護病房搶救一周,今日轉入一般病房。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示警,今年累計本土32例類鼻疽為23年同期新高,今年風險特別高,不排除颱風季累積病例數超越去年。 2025/07/29 15:20 生活 醫藥
類鼻疽27例創23年新高!丹娜絲颱風後2死 發病5天不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風豪雨造成類鼻疽疫情升溫,新增6例本土個案均在高雄,其中2例死亡,其餘4例仍在一般病房治療中,疾管署提醒,颱風後一個月內為類鼻疽高峰期。今年累計27例類鼻疽為23年來同期新高,且反常於1至4月就有13例,主因去年下半年接連四個颱風襲台,潛伏期較長的病例於今年初陸續發病。 2025/07/22 14:59 生活 醫藥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擴大對象 8/1增列產後2周婦女、肥胖兒少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適用兩類對象,自今年8月1日起,增列「產後兩周內之婦女」及符合「兒童青少年肥胖定義」之類流感患者,前者於生理上仍處於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恢復的階段,重症住院風險增加四倍,後者風險則增加兩倍。國內上述兩類對象之人口數估計分別為13.5萬和36.7萬。 2025/07/15 16:34 生活 醫藥
40歲撞球名將張榮麟疑心肌梗塞猝逝 醫:留意夏季不尋常手臂痛牙痛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40歲的台灣撞球名將「火雲邪神」張榮麟,昨在印尼猝逝,疑似為心肌梗塞。醫師指出,近年有觀察到年輕化趨勢,可能與三高年輕化有關,加上夏季高溫易因脫水導致血液濃稠、引發血栓,民眾除補足水分、避開中午高溫時段,更要留意胸悶、胸痛等典型症狀,以及不尋常的背痛、手臂痛、牙齦痛等「轉移痛」,一旦不適務必告知他人並盡速就醫。 2025/07/15 11:09 生活 醫藥
天熱增加致命主動脈剝離!老婦背肌撕裂痛 高血壓釀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夏季天氣炎熱增加主動脈剝離風險!一名65歲女性日前因背部劇裂疼痛,宛如肌肉被撕裂且疼痛感還會往上跑,到醫院急診,電腦斷層檢查看到主動脈血管壁的微血管破裂造成一個血腫,若發病後48小時內未處理,死亡率高達50%,醫師研判是高血壓控制不良釀禍。 2025/07/11 14:40 生活 醫藥
高溫慎防心肌梗塞!超過31.5℃ 風險增加近3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夏天正式來臨,未來一周高溫可達31℃至36℃,醫師提醒,氣溫超過30℃時,急性心肌梗塞風險會漸漸升高,當超過31.5℃,風險增加接近三成,每上升1℃,整體的死亡風險會增加3%,倘若病人年紀大或有糖尿病,風險會更高。特別注意,進出冷氣房導致溫差大於8.5℃,或是缺乏空調而持續燜熱的室內環境,一樣會增加心肌梗塞發生率。 2025/06/22 09:30 生活 醫藥
北醫證實急診貼「醫療崩壞」長達6個月 官網卻查嘸壅塞!院方轉趨低調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北醫附醫急診一紙「醫療崩壞正在發生、急診護理人力不足」公告引發熱議。北醫證實年初貼到現在,但一查北醫官網急診即時資訊,不僅119未滿載,等待看診也僅1人,究竟北醫現在是否有急診壅塞問題?院方卻低調不願多說。 台灣急診醫學會緩頰,急診不是排隊先到先看,醫師依據病情的輕重緩急決定處理優先順序,呼吸、心跳、血壓才最重要,治療一位重症病人至少需1-2小時,嚴重外傷可能要4-5個醫護人員處理,若加上醫護人力不足,輕症病人等待時間就會延長,還請大家多體諒。 2025/06/18 14:00 生活 醫藥
每天爬山突主動脈剝離!百歲爺奇蹟挺過 北醫8小時逆轉生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百歲蔡爺爺幾十年來每天爬虎頭山步道,4月時卻突然心跳與呼吸停止,送醫診斷為急性主動脈剝離,若不及時手術,48小時內有生命危險。然而,主動脈剝離手術本身風險極高,術中還可能腦中風,加上病人超過傳統手術風險評估的上限95歲,北醫附醫運用關鍵的血管吻合技術,有效降低術中出血,歷經8小時奮戰完成手術,蔡爺爺一個月後順利出院。 2025/06/15 09:00 生活 醫藥
兒童也會高血壓!5族群風險高 長期不改善傷害心腦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高血壓不是大人專利,約3%至4%兒童與青少年有高血壓,肥胖兒童中甚至高達25%,由於兒童高血壓多數無症狀,若有肥胖、服用已知會升高血壓的藥物、腎臟病、心臟結構異常或糖尿病,應在每次就醫時檢查血壓,兒童長期高血壓會傷害心臟、腦部和腎臟。 2025/06/11 16:30 生活 醫藥
胸腔醫爆台AZ血栓僅國外1% 羅一鈞:用所有水果比蘋果「完全不適當」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國內自2022年9月起不再提供AZ新冠疫苗。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稍早發文指出,AZ疫苗發生血管栓塞,「台灣目前只認一例」,衛福部疾管署澄清,衛福部VICP小組已審定26例接種AZ疫苗後,出現罕見血栓併發症個案為具關聯性並核予救濟金,最高達600萬元。 蘇後續又引述期刊稱「台灣認定的AZ疫苗後血栓發生率只有國外的百分之一」,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回應,該論文是統計「所有靜脈血栓」發生率,直接跟稍早澄清稿中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相比,「就像是用『所有水果』跟『蘋果』相比,比較基礎完全不適當」。 2025/06/04 22:06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