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死亡人數超車癌症! 健保下月擴大給付1降血脂藥逾5000人受惠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國人死於三高慢性病人數,已超越癌症!健保署長石崇良今表示,9月起擴大給付一款昂貴的第三線降血脂藥「PCSK9血脂調節劑」,第1至5年新增受惠人數為1191人至5005人,新增藥費為1.05億元-4.43億元,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達100以上即可用藥,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025/08/03 14:00 生活 醫藥
胸腔醫爆台AZ血栓僅國外1% 羅一鈞:用所有水果比蘋果「完全不適當」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國內自2022年9月起不再提供AZ新冠疫苗。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稍早發文指出,AZ疫苗發生血管栓塞,「台灣目前只認一例」,衛福部疾管署澄清,衛福部VICP小組已審定26例接種AZ疫苗後,出現罕見血栓併發症個案為具關聯性並核予救濟金,最高達600萬元。 蘇後續又引述期刊稱「台灣認定的AZ疫苗後血栓發生率只有國外的百分之一」,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回應,該論文是統計「所有靜脈血栓」發生率,直接跟稍早澄清稿中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相比,「就像是用『所有水果』跟『蘋果』相比,比較基礎完全不適當」。 2025/06/04 22:06 生活 醫藥
長庚照亮史瓦帝尼 非洲少年來台重拾視力展笑顏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史瓦帝尼15歲少年小清患有先天性白內障,長期雙眼視力模糊嚴重影響學習與生活,也讓他總是畏縮寡言,今年2月,基隆長庚眼科醫師孫啟欽前往當地義診得知後,立即協調各界資源安排小清來台治療,術後一個月,小清雙眼裸視視力從0.1大幅提升至0.5,免戴眼鏡就足以應付95%日常生活,變得愛笑又有自信,會主動跟人打招呼。 2025/05/15 13:40 生活 醫藥
虐兒辯意外跌落!證據會說話 醫揭貓熊眼、耳後瘀血等8警訊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2020至2024年累計134件重大兒少虐待致死及重傷,近5成(63件)診斷具受虐性腦傷,多數加害者是家人或父母,第一時間宣稱意外跌落所致,但事實會說話,醫師看到貓熊眼、耳後瘀血、腦脊髓液鼻漏、硬腦膜下腔出血、蜘蛛膜下腔出血、瀰漫性軸突損傷、頸椎受傷、視網膜出血就會高度警覺是受虐。 2025/04/11 16:09 生活 醫藥
台灣每年26件兒虐重傷!四分之一死亡 倖存七成永久神經障礙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近5年台灣每年平均有26名兒少受虐致死或重傷,其中5成診斷出受虐性腦傷,25%以上喪命。倖存者7成會永久神經功能障礙,包括智能障礙、腦性麻痺、癲癇等,5成以上視力部分或完全喪失。常見家長以意外跌落當藉口,但醫師直言,從150公分高度以下跌落,造成嚴重顱內受傷的機會極微,85%是人為。 2025/04/11 13:03 生活 醫藥
拚三高死亡率降1/3 「糖尿病風險預測系統」今年上線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球高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防治成為各國首要課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宣布新目標,要在2030年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1/3。國民健康署今年起將成人公費健檢年齡下修至30歲,盼找出八成的慢性病患早期介入,健保署則導入AI 風險分級工具與分級照護制度,預計今年上半年先推出「糖尿病風險預測系統」。 2025/03/28 20:49 生活 醫藥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用打針有新治療 彥臣生技結盟日本醫大拚眼藥商機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眼癌新藥與眼科保健品研發公司彥臣生技董事長黃中洋,今日宣告除了將進軍日本超過1500家銷售據點外,也將與日本國立旭川醫科大學眼科部主任長岡泰司開發眼睛新藥。 2025/03/21 18:18 財經 產業脈動
連續血糖監測助攻!胖大叔改掉2飲食錯誤 半年減7公斤變型男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胖大叔沒調整血糖用藥,靠連續血糖機揪出飲食地雷,半年減重7公斤變身型男,糖化血色素達到治療目標。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常見原因,一是忽略隱藏性醣類,二是錯誤認知醣類攝取量,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會對全身器官造成慢性傷害,視網膜病變失明和洗腎一半以上是糖尿病引起。 2025/03/19 11:50 生活 醫藥
台灣醫學之光!中榮開發「短波近紅外高光譜成像儀」 糖尿病足風險全都露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數據,國內糖尿病患者已超過220萬,預計5年內將增至近300萬,目前臨床上現行常用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篩檢方法,主要依賴醫師視診、觸診和一些簡單工具,主要偵測大纖維神經的損傷,而忽略微小的變化,等到明顯病灶出現時,往往已經造成不可逆損害,台中榮總歷經6年研究,開發主動式短波近紅外高光譜成像儀,評估足部表皮以及皮下組織變化,利於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病程的進展追蹤。 2025/03/14 16:18 生活 醫藥
翻轉人生!先失性眼疾重獲視力 2歲童靠開創性基因療法能讀寫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生來即患有罕見疾病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leber's congenital amaurosis,以下簡稱LCA)的幼兒,出生時視覺嚴重喪失,若沒有治療,日後恐完全失明。所幸,一項英國眼科研究團隊最新發表的論文顯示,4名罹患LCA的1歲至2歲幼兒,接受開創性基因療法後,如今已進展至能辨別父母臉孔,甚至能讀寫的狀態,為此類罕病病患與其家人帶來改變人生的新希望。 2025/02/21 13:32 國際 寰宇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