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6-49歲把握公費新冠疫苗!9/30前庫存288萬劑 錯過得自費

6-49歲把握公費新冠疫苗!9/30前庫存288萬劑 錯過得自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今年秋冬公費新冠LP.8.1疫苗僅限10類對象接種,6歲到49歲的健康民眾需要自費,若想打公費,可把握機會在9月30日前接種新冠JN.1疫苗,目前還有288萬劑。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目前全球主流變異株為NB.1.8,推估LP.8.1是下波主流病毒株,但這兩株都屬於JN.1系列,因此接種JN.1疫苗仍有不錯保護效果。
器捐中心還原北部醫院器捐爭議:心臟跳停才手術「絕未活摘器官」

器捐中心還原北部醫院器捐爭議:心臟跳停才手術「絕未活摘器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近日有檢察官、法醫與北部某醫院針對器官捐贈程序發生爭議,器捐中心董事長李明哲今日(6/12)親自還原始末,強調本案在醫療、倫理與法律三面向皆符合法規與專業原則,唯在與司法機關初步聯繫階段,檢察官與法醫不熟稔心臟死後器官捐贈流程有時間急迫性而產生認知落差。
專訪|700醫糾案卡關!全因醫師拒具名鑑定 司法官曝心聲求解方

專訪|700醫糾案卡關!全因醫師拒具名鑑定 司法官曝心聲求解方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刑事訴訟法》2024年5月15日施行鑑定新制,要求刑事案件鑑定人須具名,且必要時須配合司法機關到法庭作證說明。新制影響最大的是醫療糾紛案,因為院檢以往長年委託衛生福利部醫事審議委員會鑑定醫師有無過失,但醫審會認為新制「窒礙難行」,理由是「具名」恐使鑑定醫師遭關說、騷擾甚至報復,且醫師本業繁忙,難抽出時間出庭,因此醫審會同年8月起退回司法機關委託鑑定案,導致新制施行1年來,累積700多件醫糾案卡在地檢署及法院無法結案。一名檢察官無奈說:「司法官已經忙到快瘋掉,我覺得醫療糾紛最好都給衛福部處理。」《知新聞》訪問法官黃湘瑩和檢察官黃珮瑜,了解修法原因和困境。
新冠高峰來襲!疾管署估2個月171萬人就診 一周內提因應作為

新冠高峰來襲!疾管署估2個月171萬人就診 一周內提因應作為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快速升溫,疾管署預估高峰期1周就可超過20萬人,6至8月初估171萬人就診。立委要求疾管署一周內提降低確診人數作為,署長莊人祥應允;另近日美國衛生部長宣布,「不再建議」健康兒童孕婦接種新冠疫苗,衛福部長邱泰源回應,以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討論為主,疾管署則說,預計6月中旬開國內ACIP,討論秋冬疫苗的公費接種對象。
公費流感疫苗686萬劑10月開打 國光生技搶下五成供貨

公費流感疫苗686萬劑10月開打 國光生技搶下五成供貨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5年公費三價流感疫苗採購決標,疾病管制署考量高齡人口成長,及因應疫情變化或民眾接種意願提升之額外下訂需求,總計採購686萬4,910劑,花費約15.7億元,共有五個品牌供貨,分別為國光生技占47.5%、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占26.3%、台灣東洋占11.3%、賽諾菲占9.1%、高端疫苗占5.8%。公費流感疫苗10/1起分兩階段開打。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