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洗腎22年婦手術後全身痛到無法穿衣 三總AI系統揪出病因

洗腎22年婦手術後全身痛到無法穿衣 三總AI系統揪出病因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三總腎功能室主任許舜能指出,透析患者一旦發生髖骨骨折,10年死亡率幾乎高達100%。67歲呂女士接受血液透析治療長達22年,副甲狀腺切除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一度痛到無法自行穿衣,經AI骨密度預測與核醫影像掃描分析,確診為嚴重骨質疏鬆並伴隨多處肋骨及髖部微小骨折,治療後終於能恢復生活品質,並表示「如果沒有認識主任,我真的不知道要痛多久。」
「謝謝讓我再活一次」!台南OHCA患者擁抱新生 謝醫護、警消「零時差救命鏈」

「謝謝讓我再活一次」!台南OHCA患者擁抱新生 謝醫護、警消「零時差救命鏈」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謝謝你們,讓我能夠再活一次!」南市府消防局13日攜手永康奇美醫院舉辦「重啟心跳・擁抱新生」活動,4名OHCA(註: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患者分享心路歷程,與參與搶救的消防、醫護溫馨重逢,氣氛感人。黃偉哲表示,這些案例展現台南「零時差救命鏈」,無縫接軌,讓生命得以延續。
從洗腎少女到幸福母親!39歲的她搏命生子欣喜圓夢 點亮病友希望

從洗腎少女到幸福母親!39歲的她搏命生子欣喜圓夢 點亮病友希望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有名接受腎臟移植的女患者,始終懷抱成為人母的夢想!她不畏懷孕可能造成腎功能惡化甚至衰竭,在奇美醫院協助下克服重重難關,今年9月10日剖腹產下1名2750公克的健康男寶寶,母子倆今天溫馨亮相,令醫護人員大為感動,也為器官移植病友點亮了一盞希望的燈。
周末精選|2.3萬家醫美診所創新高!衛福部嚴法遏亂象 醫界籲推次專科化逐劣幣

周末精選|2.3萬家醫美診所創新高!衛福部嚴法遏亂象 醫界籲推次專科化逐劣幣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從女模打牛奶針身亡,到本月男子陰莖增大術後死亡,醫美亂象接連引發社會關注。衛福部長石崇良直言「已到非加強管理不可的地步」,宣布修訂《特管辦法》,將祭出分級分風險管理醫師等4大重點。醫界普遍樂見新制,但也認為仍有加強空間,包括推動「醫美次專科化」,透過更紮實訓練,不僅提升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也有助吸引國際病人。
他28歲罹下顎骨骨肉瘤 北榮3D列印+導航「功能外觀不用二選一」

他28歲罹下顎骨骨肉瘤 北榮3D列印+導航「功能外觀不用二選一」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從事服務業的林先生今年28歲,因下顎骨骨肉瘤,一度面臨「顧功能或保外觀」的抉擇;所幸在台北榮總透過數位輔助科技,利用客製化3D列印,立即手術、立即重建。另一名第四期口腔癌患者,則在電腦輔助設計搭配人工顳顎關節與顯微游離皮瓣重建下,成功恢復面部對稱與咬合功能。醫師指出,這類技術對維持患者社交與生活品質至關重要,不只救命,更是重建生活。
有片|傳郝龍斌參選國民黨主席 侯友宜赴歐考察前這麼說

有片|傳郝龍斌參選國民黨主席 侯友宜赴歐考察前這麼說

【記者林志青/桃園報導】國民黨預計10月18日改選黨主席,在立委羅智強宣布參選後,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傳出也有意參選,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上午率團出訪荷蘭、奧地利和捷克前,在桃園機場被問到郝龍斌有意參選的看法時,侯友宜說,「願意為整個黨來承擔都是一件好事!」誰當選、誰願意承擔我都會全力來支持。
賈靜雯憶母罹皮蛇劇痛!醫點名5大感染症傷心腦血管 逾50歲打疫苗自費1.6萬

賈靜雯憶母罹皮蛇劇痛!醫點名5大感染症傷心腦血管 逾50歲打疫苗自費1.6萬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藝人賈靜雯不僅小時候見過奶奶「蛇纏腰」留下陰影,母親也曾因抵抗力下降罹患帶狀疱疹,承受病因不明的劇痛。包含皮蛇在內的5大疾病,都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為此,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共同發表《心血管病患疫苗接種指引》,將帶狀疱疹與流感、肺炎鏈球菌、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並列為建議優先預防的五大疾病。
捷報!地科奧林匹亞攬雙金 薇閣中學何海銘:堅持信念克服挑戰

捷報!地科奧林匹亞攬雙金 薇閣中學何海銘:堅持信念克服挑戰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教育部16日傳來捷報,台灣學生代表團參加今年由中國舉辦的第18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IESO),在34個國家、111名參賽學生中表現亮眼,共奪下3金1銀佳績,並於國家團隊野外考察中再添1金1銀1銅,總成績排名世界第二。其中,就讀台北市私立薇閣高中的基隆學子何海銘,憑藉實力與努力,在個人賽中榮獲金牌、國家團隊野外考察競賽(ITFI)金牌。對於佳績,熱愛地球科學他表示,需要堅持的信念才能克服種種挑戰。
台大手術進化!引進「單孔機器人」 4孔變1孔優缺點一次看

台大手術進化!引進「單孔機器人」 4孔變1孔優缺點一次看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大醫院機器人及創新手術中心今(10日)正式成立,並宣布啟用最新引進「單孔機器人手術系統」,開啟精準微創手術領域的重要新篇章。該院院長余忠仁指出,手術傷口更小、恢復更快,不只代表技術設備升級,也是對智慧醫療深耕的承諾;台大醫院機器人手術小組主席梁金銅補充,除了傷口相對美觀、感染風險可能較低等優點,該項技術仍可能有受限,例如單一傷口開在哪個部位、疼痛可能難以分散等,都需要仰賴醫病術前的充分溝通。
白袍父女情2|他是我典範!振興醫袁瑋吐實習秘辛 受老爸盛名累

白袍父女情2|他是我典範!振興醫袁瑋吐實習秘辛 受老爸盛名累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他是我的典範,有這樣的爸爸我很驕傲。」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袁瑋與身為婦癌權威的父親袁九重,有著同一份以禮待人的溫潤。父親是她行醫路上的標竿,這份傳承如今更昇華為專業上的信賴——當各自的病患有需要,父女間的「互相轉介」,就是他們最默契的合作;在診間之外,無論是球場上的溫馨誇讚,或是一句「小心別受傷」的叮嚀,她都持續在日常的細微處,書寫與父親的杏林詩歌。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