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大麻濃度十年升逾十倍!思覺失調風險高達8成 超越安非他命

大麻濃度十年升逾十倍!思覺失調風險高達8成 超越安非他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大麻絕非天然無害!精神科醫師示警,大麻主成分濃度在過去十年上升超過10倍,短期使用就會造成記憶力受損、運動協調和判斷力出問題,長期或重度使用除了成癮,還會造成慢性支氣管炎、認知功能障礙,增加精神病風險。研究發現,現在思覺失調症患者,有更高比例與大麻使用相關,大麻造成思覺失調的風險遠高於安非他命。
AI當神探!北榮「智慧腦影像」 助破思覺失調「我沒病」心魔

AI當神探!北榮「智慧腦影像」 助破思覺失調「我沒病」心魔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2》中,演員黃鐙輝飾演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疫情期間發病,認為「外面都是複製人跟病毒,醫生都是複製人、都是假的」。醫師指出,這個疾病過去只能用行為學判斷,但台北榮總團隊應用AI開發一套輔助評估的「智慧腦影像平台」,準確率高達91.7%,讓家屬和病人了解大腦的變化、增進病識感,提供客觀的治療指標,更拿下有「創新界奧斯卡獎」之稱的美國愛迪生獎。
13年打造首創AI腦影像技術 名醫楊智傑奪「創新界奧斯卡」(專訪)

13年打造首創AI腦影像技術 名醫楊智傑奪「創新界奧斯卡」(專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13年磨一劍加上AI助力,陽明交大醫學系主任楊智傑開發出領先全球的腦影像分析技術,榮獲「創新界奧斯卡」愛迪生獎金獎,新技術突破現有深度學習系統限制,加入「時間」變量,建立138個大腦灰白質區域的退化軌跡模型,不僅客觀量化精神病患腦部各區退化情形,且能預測退化趨勢,進而鎖定關鍵異常腦區給予精準治療,未來可望擴展至神經退化性疾病。
憂鬱與躁鬱症基因新機制!台大揪近千個變異點 助新藥研發

憂鬱與躁鬱症基因新機制!台大揪近千個變異點 助新藥研發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憂鬱症和躁鬱症有一部分受到基因變異影響,多重變異疊加將顯著提高發病機率,然而過去研究多侷限於白人,台大公衛系教授郭柏秀攜手國際團隊,納入東亞、南亞、非洲裔與拉丁裔樣本,辨識出697個與憂鬱症、298個與躁鬱症相關的遺傳位點,較既有報告多出近4倍,有助優化診斷標記、研發新藥。
闖紅燈行人被叭!氣不過追上汽車嗆輸贏 司機怨:後車都看不下去

闖紅燈行人被叭!氣不過追上汽車嗆輸贏 司機怨:後車都看不下去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自從交通部於2年前加重不停讓行人罰則,加上有所謂「行人帝王條款」,即使行人闖紅燈,汽機車駕駛人仍須停讓,行人與駕駛人的衝突持續不斷。今日(5/5)交通部預告法加重未停讓行人罰鍰,重傷或致死罰3.6萬之際,台北市就有汽車駕駛人PO網求公道,他遇到闖紅燈低頭過馬路的帝王行人,只不過輕按一聲喇叭提醒,對方竟衝上來攔車嗆聲,實在過分!
陽明交大開發「AI腦影像分析」技術 有助思覺失調、憂鬱症診斷

陽明交大開發「AI腦影像分析」技術 有助思覺失調、憂鬱症診斷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精神疾病診斷依賴問診與病史,缺乏客觀量化判斷標準,為此,陽明交大與台北榮總投入腦影像與AI(人工智慧)研究,開發出領先全球的腦影像分析技術,能定位精神疾病患者在不同年齡與病程階段的腦部退化情形。此技術已應用於思覺失調症、躁鬱症與重度憂鬱症的研究與臨床評估,也獲得今年美國愛迪生獎金獎(2025 Edison Awards Gold Medal)。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