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新北婦迷途5小時!深夜路邊徘徊 一句話讓警鼻酸

新北婦迷途5小時!深夜路邊徘徊 一句話讓警鼻酸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新北市三重區李姓婦人本月28日從住處外出迷途,李婦找不到回家的路,從白天到黑暗足足走逾5小時,直到路人發現她迷困蘆洲中正路上,協助報案。沒想到李婦見到警員的第一句話竟是「我每天都有外出走路,但今天我找不到回家的路」,對於住哪、有無家人聯繫也說不清楚,警方趕緊用警車載送她回家,結束一場虛驚。
母親節好文|女兒曝「養女媽媽」憾事 要她為自己任性一回

母親節好文|女兒曝「養女媽媽」憾事 要她為自己任性一回

【編輯台/綜合報導】《知新聞》x全聯推出今年【母親節特別企劃】,即起展開好文大募集──媽媽行為觀察日記。 母親節即將到來!你是否曾停下腳步,細看默默為家人付出的媽媽,又添皺紋、黑斑、白髮。今年送點不一樣的母親節禮物,《知新聞》邀您敲敲鍵盤分享您眼中的媽,紀錄藏在生活細節裡的溫暖,寫下10至400字短文可抽500元禮券,買到最高CP的全聯母親節蛋糕。
9旬嬤膝蓋變形23度 仍忍痛下田工作!「這一招」讓她恢復還能深蹲

9旬嬤膝蓋變形23度 仍忍痛下田工作!「這一招」讓她恢復還能深蹲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長年務農的91歲陳姓阿嬤,雙膝因過度使用導致嚴重退化,甚至痛到無法行走,每周到診所打止痛針,強忍苦痛下田工作,由於阿嬤有三高、心律不整等問題,家屬憂心她是否能承受手術風險,經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跨科合作,先處理心律不整等潛在風險,再分次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讓阿嬤重拾行動自由,不但能下田、深蹲,下個月將準備參加白沙屯媽祖遶境。
人工瓣膜選擇不只看年齡!長庚考量4病因 手術成功關鍵

人工瓣膜選擇不只看年齡!長庚考量4病因 手術成功關鍵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人工瓣膜選擇不再以65歲一刀切,長庚醫療團隊最新研究加入4種病因考量,不同病因有不同選擇策略是手術成功關鍵。62歲王先生罹患嚴重風濕性二尖瓣狹窄,考量他長期貧血且有胃潰瘍病史,若使用機械瓣膜需長期服用抗凝血劑,增加出血風險,最後選擇生物瓣膜,術後至今三年未發生出血或栓塞併發。
驗血即可揪阿茲海默症!台韓研究重大突破 準確率93%

驗血即可揪阿茲海默症!台韓研究重大突破 準確率93%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迎來重大突破!台北榮總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大幅降低患者進行昂貴且侵入性高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的需求。這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Alzheimer's & Dementia)。
陽明交大開發「AI腦影像分析」技術 有助思覺失調、憂鬱症診斷

陽明交大開發「AI腦影像分析」技術 有助思覺失調、憂鬱症診斷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精神疾病診斷依賴問診與病史,缺乏客觀量化判斷標準,為此,陽明交大與台北榮總投入腦影像與AI(人工智慧)研究,開發出領先全球的腦影像分析技術,能定位精神疾病患者在不同年齡與病程階段的腦部退化情形。此技術已應用於思覺失調症、躁鬱症與重度憂鬱症的研究與臨床評估,也獲得今年美國愛迪生獎金獎(2025 Edison Awards Gold Medal)。
塑化劑污染不只吃下肚 大腦驗出塑膠顆粒!濃度達「一根塑膠湯匙」

塑化劑污染不只吃下肚 大腦驗出塑膠顆粒!濃度達「一根塑膠湯匙」

【記者陳亮諭、盧麗蓮/綜合報導】塑化劑污染不只是吃下肚,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劉博仁醫師指出,地板、玩具、洗髮精及化妝品中的定香劑,可能釋出塑化劑,經由皮膚、空氣進入人體,甚至影響大腦。他表示,近來為一名患者檢測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濃度,竟高出標準值32倍,驚呼「這是我行醫以來,見過濃度最高的個案之一。」
39歲婦自然受孕 產檢發現染色體異常!懷孕18周忍痛引產

39歲婦自然受孕 產檢發現染色體異常!懷孕18周忍痛引產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現代人晚婚趨勢增加,女性卵子品質隨年齡增加而下降,染色體異常機率也隨之提升,一名39歲林姓女子想要自然懷孕,經醫師協助開立排卵藥、調整經期成功受孕,卻在自費產檢時,驗出胎兒染色體呈現異常,懷上「柯林菲特氏症」寶寶,考量胎兒未來可能面臨生理與生育困難,忍痛在18周引產,與肚中無緣的寶寶說再見。醫師建議,透過即早取精並冷凍保存,未來採用試管療程、單一精子顯微注射(ICSI),仍有生育健康寶寶機會。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