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接獲大單質疑聲浪四起 穆迪也示警背後潛藏風險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美國軟體大廠甲骨文上周披露,今年第1季簽署價值超3000億美元的AI基礎建設合約,激勵甲骨文股價暴漲,但在狂熱退去後,市場開始關注甲骨文鉅額訂單背後的風險,實際上,鉅額訂單消息傳出後不久,就有多位分析師在報告中提出預警,包括公司未來大部分成長將來自單一客戶OpenAI。

最新的警告來自國際三大信用評等機構之一穆迪,該機構指出,甲骨文近期簽署的3000億美元AI合約存在多重潛在風險,維持對這家軟體巨頭的評級不變。
甲骨文上周在財報會議上揭露其剩餘履約義務(RPO)已飆升至4550億美元,年增359%,僅第1財季就新增3170億美元,甲骨文執行長Safra Catz表示,上一季度公司與3家不同的客戶簽署4份大型合約,並預期未來數月還將有更多類似交易,使剩餘履約義務金額突破5000億美元。
甲骨文接獲OpenAI大訂單
外媒之後報導,OpenAI已與甲骨文簽訂合約,將在約5年內向甲骨文購買3000億美元的算力服務,該合約將於2027年開始實施,年均支出約600億美元。這意味著,OpenAI的這筆交易佔甲骨文第1財季所增加的未來合約收入近95%。
穆迪分析師指出,這些合約凸顯出甲骨文AI基礎設施業務的「巨大潛力」。但他們也提醒,穆迪在7月的評級行動中提出的若干風險,當時該機構將甲骨文的信用評級前景從穩定下調至負面。
穆迪示警甲骨文面臨交易對手風險
穆迪指出的主要風險之一是「交易對手風險」,即甲骨文依靠少數幾家AI公司的巨額承諾來為其商業模式提供資金所面臨的風險。「在任何類型的專案融資中,交易對手風險始終是一個關鍵考慮因素,尤其是在高度依賴單一交易對手收入的情況下。」
穆迪指出,「在我們看來,甲骨文的資料中心建設即便不算是全球最大的專案融資,也是最大的專案融資之一。」分析師進一步指出,甲骨文債的成長速度將高過於其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成長速度,這可能導致其槓桿比例在EBITDA開始超過債務之前達到4倍的水準。
分析師寫道,「在達到損益平衡之前,(甲骨文)自由現金流很可能會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為負數。」穆迪對甲骨文的發行人評等為Baa2,處於投資等級信用評等的低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