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為何記憶體大廠紛紛押注HBF技術 連「HBM之父」都看好這特性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隨著AI推理市場迅速成長,記憶體行業逐漸步入「後HBM(高頻寬記憶體)時代」,不僅三星、SK海力士等記憶體晶片巨頭紛紛推進第六代HBM,更有全新技術如HBF(高頻寬快閃記憶體)正虎視眈眈,試圖抓住這場AI存力的競爭浪潮。
根據諸多媒體報導,三星、SK海力士、SanDisk閃迪等記憶體廠商正紛紛投入HBF技術的研發,在前不久舉行的2025 OCP全球高峰會上,SK海力士推出名為「AIN系列」的全新產品線,其中就包含HBF;在這之前,該公司與閃迪簽署一項備忘錄,宣布雙方將共同制定HBF技術規範。同時,三星也已啟動自有HBF產品早期概念設計。
HBF全名為High Bandwidth Flash,即高頻寬快閃記憶體,其結構與堆疊DRAM晶片的HBM類似,是一種透過堆疊NAND快閃記憶體而製成的產品。被稱為「HBM之父」的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教授金正浩指出,雖然NAND快閃記憶體比DRAM慢,但它提供約10倍的容量,這對於支持下一代AI可能至關重要。
2030年HBF市場規模為HBM十分之一
科創板日報報導,今年2月,閃迪首次提出HBF概念,並將其定位為結合3D NAND容量和HBM頻寬的創新產品。儘管從概念到真正落地尚有距離,但在SK海力士與閃迪的合作中,雙方已確立大致方向,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首批HBF記憶體樣品,並預計首批採用HBF的AI推理設備樣品將於2027年初上市。
韓國新榮證券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HBF市場規模將達到120億美元,雖僅佔同年HBM市場規模(約1170億美元)的10%,但預計它將與HBM形成互補,並加速其成長。
由於HBF相對「輕速,重容量」的特性,被評估為用以彌補HBM容量不足的「輔助記憶體」,其需求邏輯或可追溯到AI推理的崛起,隨著諸如ChatGPT、Gemini等大語言模型發展為多模態模型,不僅能夠生成文本,還能生成圖像和影音,就需要比過去僅生成文本多得多的數據。
明年企業級固態硬碟供應將呈現吃緊
廣發證券指出,隨著AI推理需求快速成長,輕量化模型部署推動儲存容量需求快速攀升,預計未來整體需求將激增至數百EB等級。
在此背景下,容量成為限制算力發揮的瓶頸。在SK海力士最近的財報會議上,公司判斷對HDD高度依賴的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客戶,已開始轉向基於大容量QLC的企業級固態硬碟。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報告,未來2年AI基礎設施的建置重心將更偏向支援高效能的推理服務,2026年企業級固態硬碟的供應將呈現吃緊狀態,且這股需求熱潮將延續到2027年。
第4季記憶體晶片漲價趨勢可持續
現階段,記憶體產業正處於被定義為「超級周期」行情之中,上海證券表示,AI推理(AI Inference)應用快速推升即時存取、高速處理巨量資料的需求,促使機械硬碟(HDD)與固態硬碟(SSD)供應商積極擴大供給大容量儲存產品。
此外因CSP建立動能回溫,DDR5產品需求持續增強,2026年CSP的DRAM採購需求可望大幅成長。由於海外原廠產能限制,今年第4季記憶體晶片漲價趨勢將持續,看好本波周期可延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