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第10天居家復原率88%!解除紅色警戒3要件 89戶無法再住擬3方案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溢流災,災後重建第10天,行政院設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政委今(2日)指出,堰塞湖目前「穩定的溢流」,解除紅色警戒有3要件均須達成。目前7個村災後復原的執行率平均約88%;預計下周二(7日)學生視訊上課、10月13日實體上課。季連成呼籲,需要志工加入,也提供重機械的業者,油料免費支援。

堰塞湖「穩定的溢流」仍為紅色警戒
季連成表示,副總協調官李孟諺今晨搭直升機去堰塞湖勘察,放置水位探測器,堰塞湖目前的狀況是「穩定的在溢流」,仍在紅色警戒,若要解除有3要件均須達成,未解除之前,中央及縣府的應變中心仍要開設,居民的警報也做了規範,把警報的系統提升到防空警報系統,採海嘯的防空系統,就是用警報的方式來告知居民後續的行動。
解除紅色警戒3要件
解除紅色警戒3要件,季連成說,第1個條件就是溢流的流量,堰塞湖溢流的流量的水量,有沒有達到危險的地步;第2,馬太鞍溪光復村危險溢流河堤的鞏固的情形;第3是圳深的條件,圳深能夠挖多深,讓河流的流量能夠用馬太鞍溪河床的圳深的深度,能夠順利的流下去,這3條件我們達成之後,就會解除這個紅色警戒。

今天是災後第10天,季連成報告,光復鄉共7個村,劃分了7個區域的責任區,由軍方的指揮官、各村的村長、縣府的派員的同仁、再加上中央所派的觀察官等人,所組成的一個領導階層,指揮這個7個村的救災。
居民清淤復原率平均88%
季連成說,目前居民的屋內清淤跟垃圾的清淤,不包含道路的執行率,大安村80%、大華村90%、大坪村90%、大馬村85%、大同村87%、東復村90%、北復村95%,10天來的工作執行率平均達到88.14%。

道路清淤執行率30%
因道路清淤狀況比較複雜,季連成現在是連夜來做、夜班加班,軍方負責夜間,白天由環境部負責,道路清淤目前執行率是30%,還有70%,估後續的幾天,會大量清淤的量會逐漸的減少。另外,堤防的修護的進度,需要修復的是1560公尺,現在已經修復了完成了1300公尺。
10/13實體復課
關於學校復原的進度,季連成表示,光復商職、光復國中等2所學校執行率是30%,校舍是70%,因為有太多的淤泥在地下室。預計10月7日復課,先採視訊上課,10月13日實體上課。

供應重機具業者免費油料
季連成說,今天會有重大的機具、多數的機具都會進來,投入三十、四臺的重機具,政府會提供給所有重機械的業者,免費供應油料。
災民收容分成2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衛福部收容231位災民,另一個是由原民會負責共56人,轉到旅館有327人,輔助旅館業者每人一天是2000元且包含早餐。
估89戶沒法再住 擬找地蓋組合屋
經評估有89戶沒法再居住,季連成說,原則上不再挖掘,經過國土署評估後會往3個方向來做,第1個短期居住會媒介到旅館;中期用組合屋,選塊地蓋組合屋,讓89戶的災民能夠住到組合屋;長期正在規劃是否採取0403花蓮大地震的模式來做,還是有沒有其他的方案。

志工需求「沒有停止」
「對志工的這個需求是沒有停止的」季連成呼籲,只要有熱心的年輕的朋友,體力認為夠的,都可以參加這個志工的團體到災區協助,即便是清理垃圾也是一個工作,很多事不需要專業性,「即便是一鏟一個土也是一個工作」,對災區是很大的幫助,尤其是現在的道路的清淤是一個重點,目前執行率只有30%,垃圾清理也是非常重點項目,盼有更多志工協助,災區每天都有「小蜜蜂」無限供應物資給居民及救助部隊。
相關新聞 採果忘收木梯!意外救了20人+2浪貓 棄車攀屋頂躲洪災「像雞一樣直直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