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長觀點|台幣猛爆升值3關鍵! 「滿足點未到」未來緩慢漸進升值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近期台幣暴升,上周五盤中一度狂升超過1元,周一也再度暴升9角多,不過,美元指數並未有太大波動,仍維持在100附近,市場傳出,川普政府在貿易戰後可能轉向貨幣戰,未來台幣是否仍會持續升值,甚至挑戰25~26元,對於科技產業及壽險業又將帶來多大衝擊?對此,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表示,台幣狂升主要有3個原因,而台幣短短2天升幅已達到其他貨幣2到3個月的漲幅,預料短時間之內應該不會再看到一個大幅的波動,未來會傾向較緩慢漸進的方式升值。

央行干預動作及規模較謹慎
陳彥甫表示,台幣上周五台幣兌美元大幅升值3%,周一又再度大升,連續創下30幾年來的最大的升幅,短短2天之內連續破了32、31及30關卡,周一甚至看到29字頭,主要有3個原因。
首先升值的源頭是最近外資湧入,因為川普政策及關稅的不確定性,市場開始懷疑美元是否還像過去一樣具有高度吸引力,導致很多過去幾年超額配置美國資產的全球投資人,將一些資金從美國撤出來尋找其他的投資機會,台股在4月初的一波急跌後,不管在估值還是科技股的成長題材都有吸引力,可看到外資在4月中下旬以後陸續買超台股。
第二個原因是不光台幣,近期亞洲貨幣兌美元都呈現升值走勢,主要貨幣如韓元、人民幣、港幣、新幣及日圓等都有一些漲幅,台灣的央行雖然過去希望維持匯價相對穩定,台幣過去一向都是波動較小的亞洲貨幣,因為央行在必要時會進場干預請外資喝咖啡,但是最近比較敏感,台美針對關稅在談判,雖然官方表示,匯率不是談判的議題,但關稅談判導致匯市對台幣升值有很強的預期心理。
他表示,央行雖然不希望台幣升值太快,另外一方面,川普政府一直公開強調說,操縱匯率是一種不公平的貿易的行為,導致台灣央行最近在干預升值的動作跟規模比較謹慎,甚至是綁手綁腳,深怕之後會被冠上操縱匯率的大帽子。

台幣急升對代工大廠衝擊大
第三個加劇升值的因素,主要是來自出口商,甚至投資人的拋匯,就是賣美元。過去1周美元兌台幣連續下跌多日,有趣的是,上周五早盤當台幣匯率升破31.2的關鍵價位後,很多出口商、投資人紛紛進場拋售美元換回台幣,包括一些保險、壽險公司因為美元曝險很高,過去未積極避險,也是一面倒地拋售美元買回台幣,造成市場的「踩踏效應」,帶動台幣匯率一路走高,連續升破32、31、30幾個整數關卡。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投機買盤看準央行不敢大力出手干預,趁機進場炒匯。
台幣從年初的32.8急升到現在29~30左右,累計升值近10%,陳彥甫說,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呢?他以台灣的電子代工大廠為例,很多代工大廠的毛利率都不到10%,淨利率甚至只有1~2%,加上代工業接單報價都是用美元,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做好外幣尤其是美元的避險,這幾天又不能快速調節美元部位的話,光是這幾天台幣升值對出口廠商帶來的匯損,有可能吃掉全年的獲利。
另一方面,台幣兌美元這幾天快速升值後,從年初到現在累計升幅已超過其他的主要貨幣如日圓、歐元等;周一下午賴清德總統及央行總裁楊金龍都出來信心喊話,且台灣的經濟基本面最近並沒有明顯變化,這波台幣的升值的確就像他們所說的,是外匯市場存在預期心理所造成的。

台灣出口行業疫情面對過強勢台幣 這波暴衝來得較疫情更快
陳彥甫說,短期內台幣的波動還是會比較高,仍處於動態整理的階段,雖然從技術面來看,美元這幾天被超賣,但也找不到明顯的支撐的價位,目前很難說確認短期的滿足點,因此投資人還是要謹慎小心,且戰且走。
在台幣沒有穩定之前,不管是出口商還是一般民眾換匯都明顯增加,不過,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在2021年時,因為新冠疫情導致全球晶片短缺,以及宅經濟的需求,當時台灣的出口很強,2021年有很長一段時間台幣多次觸及27.5兌美元的價位,那段時間台幣處於27.5~28區間,所以台灣的出口行業不是沒有面對過強勢的台幣,只是這波暴衝來得太快,讓很多出口商措手不及,才會陸續傳出外銷行業甚至是保險壽險行業的這波匯損及現金流會受到衝擊。
至於台幣兌美元是否有可能看到26甚至25元關卡,他認為,台幣短短2天升幅已達到其他貨幣2~3個月的漲幅,預料短時間之內不會再看到大幅的波動,雖然目前很難說短期滿足點已經到了,或是央行會適時出手干預,只是未來台幣即使因為出口強勁有升值空間,還是會傾向比較緩慢漸進的方式升值,否則對很多出口商的壓力太大了。
【編按】全球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股匯債市牽一髮動全身,追蹤專家觀點掌握投資情報。《知新聞》每周推出《投資長觀點》專欄,邀請全球金融投資有10多年經驗的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HK)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獨家專業精闢分析,讓讀者深入了解經濟情勢,掌握投資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