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長觀點|宏達電推VIVE Eagle股價連續大漲 重返榮耀仍言之過早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宏達電曾是台股股王,但近年股價大幅回跌。上周隨著宏達電推出首款智慧眼鏡VIVE Eagle,股價連續拉出漲停,市場再度關注是否有機會憑藉虛擬實境產品重返榮耀。

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表示,宏達電自將手機業務出售給Google後,幾乎已退出手機市場。雖然VR頭盔曾引起矚目,但畢竟仍屬小眾市場,缺乏資本市場持續關注。相較之下,智慧眼鏡近年已成為科技業積極投入的新戰場,Meta與Ray Ban合作推出Ray Ban Meta智慧眼鏡引領潮流,主要因應拍照、直播分享風氣興起,以及AI語音助理的成熟應用。
他進一步說明,智慧眼鏡雖然拍照品質不及手機,但具備解放雙手、提供第一視角等優勢,搭配AI語音助理的互動模式,使其成為可行的智慧穿戴設備。近期包括小米、Google等國際大廠,也相繼推出或展示AI智慧眼鏡產品,顯示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
AI技術推動 市場1至2年將更熱鬧
隨著AI進展、硬體技術成熟與成本下降,陳彥甫預期智慧眼鏡市場在未來1至2年將相當熱鬧,各大科技廠商將積極入局。宏達電此次推出VIVE Eagle,算是跟上潮流,補齊VR與AR產品線。
不過他提醒,仍需觀察9月1日正式開賣後的市場反應與實際功能體驗。例如宏達電宣稱支援AI即時拍照翻譯,但翻譯效果與速度仍待驗證,續航力對AI與拍照等高耗電功能的支援情況,也有待觀察。
在地優勢明顯 海外挑戰更大
陳彥甫指出,宏達電的優勢在於MIT台灣製造,並支援中文語音,符合台灣使用者需求。相較之下,Meta的智慧眼鏡不支援中文語音,小米則受限於其生態系只有在大陸使用,在台灣便利性大打折扣。
然而,VIVE Eagle目前僅在台灣販售,若要進軍海外市場,宏達電較缺乏生態系支持,加上品牌光環不再,與國際科技巨頭競爭將是一大考驗。
陳彥甫表示,儘管宏達電近年在VR產品上有一定成績,但市場規模仍不足,公司仍面臨長期本業獲利不穩的挑戰,近期更有消息指出,Meta可能在下月推出具顯示螢幕的智慧眼鏡,海外競爭將更為激烈。在此情況下,宏達電能否依靠智慧眼鏡轉虧為盈、重返榮耀,現在看來仍言之過早。
【編按】全球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股匯債市牽一髮動全身,追蹤專家觀點掌握投資情報。《知新聞》每周推出《投資長觀點》專欄,邀請全球金融投資有10多年經驗的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HK)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獨家專業精闢分析,讓讀者深入了解經濟情勢,掌握投資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