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長觀點|AI投資熱潮未停歇暫無泡沫疑慮 最重要觀察這指標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美國雲端服務大廠上周都公布財報及展望,對於AI資本支出持續成長,顯示AI軍備競賽還沒有停歇跡象,有助於緩解外界對AI泡沫化的疑慮,整體產業發展仍維持正向。
                                                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表示,上周幾家美國科技巨頭包括Meta、Google母公司Alphabet、微軟及亞馬遜等在短短48小時內都公布財報,且都告訴投資人,他們在2026年的資本支出會持續大幅增加,投資人對廠商公布的計劃有不同解讀,也可看到之後各家股價的表現不一,根源在於不確定這些具有的支出最後會把公司帶上哪個方向。
目前這些科技公司都患了FOMO (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因為他們認為最大的風險是支出不足,進而會持續把資源投放在AI上,當成最高優先事項,以免在AI競爭中落入劣勢;另外,投資人對於廠商大手筆投資也愈來愈擔心,比較委婉的說法是,這些AI的大額支出在長期能否真正帶來更好的回報,更直接的說法是,我們是不是處於一個AI泡沫時期。
蘋果罕見給出超乎預期的營運支出數字
科技大廠在法說會上也都面對投資人提出類似的問題,Google表示,他們有一套嚴謹的框架跟方法來評估這些長期投資;微軟則表示,公司的算力無法支持現有業務還有AI未來的研發規模,所以打算在未來2年內把資料中心規模擴大1倍。
亞馬遜CEO也告訴投資人,該公司會持續積極投資於AI的算力,因為他們看到實際的需求,現在不是說增加算力的速度有多快,變現的速度就有多快;Meta則未就一些AI模型發表時間表提供新的細節,也沒有進一步說明何時能夠更廣泛的看到投資回報,因此讓投資人感到不安,雖然Meta基本面穩健,數位廣告成長依然強勁,但是股價在法說會後還是有明顯的回檔。
連過去一向比較保守的蘋果,上周法說會也給出他們營運支出的展望超出預期,公司指出他們增加的支出主要花在AI相關的投資,包括研發、AI基礎設施等。
                                                            廠商對資料中心大筆支出顯示需求仍強勁
關於科技大廠的業績及展望,陳彥甫認為還是有幾點可以觀察,首先,對於雲端服務而言,AI的需求仍加速成長,從上述幾家大型的雲端服務供應商過去幾季營收仍加速成長,不是放緩,儘管有很多人對AI資料中心大筆支出有所擔憂,但是目前來看,需求的訊號還是很強勁。
另外一個是,這些大型科技公司再次調高今、明年的資本支出預期,表示AI運算能力還是短缺,對AI基礎設施供應商是一個好消息,也跟輝達上周GTC的表態一致,執行長黃仁勳上周在GTC預期AI晶片銷售數字顯示,明年的成長還是優於市場預期,上周雲端科技大廠的財報也凸顯AI對科技產業變革性影響,AI的應用跟投資還會是推動整個產業成長關鍵因素。
可以看這些大型公司在AI的投資,就像十幾年前Amazon的AWS等公司開始投資雲端Cloud業務,一開始雖然營收快速成長,也因為要投入高昂的投資,整個業務要在好幾年之後才會真正賺錢。
留意token數量是否持續大幅成長
後續要觀察指標或是什麼原因會讓這些樂觀的AI投資故事出現反轉,陳彥甫說,前2周曾跟大家分享過,最重要的是AI模型處理的token數目是不是持續高速成長,token是AI模型從理解到生成文本的一個基本單位,token現在看起來是爆炸性的成長,表示使用者持續大量使用AI,目前這條曲線是呈指數級的成長。
舉例來說,Google的CEO在上周法說會就提到,Google現在每個月處理1.3 Quadrillion(千兆),就是1300兆token,這個數字在過去1年的時間不是成長2倍,而是成長20倍,目前看起來這些所謂的hyperscale(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他們的資本支出也是跟著這些指數型成長的算力大幅調高,不是過去投資人更習慣的線性成長。
如果token的消耗速度放緩,代表這些基礎建設的投資,未來可能不見得有相關的需求使用,這個就會是個警訊,但是目前看起來對算力的需求還是大幅成長。
【編按】全球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股匯債市牽一髮動全身,追蹤專家觀點掌握投資情報。《知新聞》每周推出《投資長觀點》專欄,邀請全球金融投資有10多年經驗的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HK)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獨家專業精闢分析,讓讀者深入了解經濟情勢,掌握投資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