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長觀點|聯發科為何不會漲?短期難有大行情 中長期看這效應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聯發科近期在科技權值股中表現落後市場,第3季毛利率下降至46.5%,創4年多新低,低於市場預期,雖然全年營收仍可創歷史新高,公司積極布局ASIC訂製晶片並瞄準2027年營收目標,但短期股價因毛利率下滑及AI晶片競爭激烈而承壓,中長期能否反映在營收成長仍需觀察。
                                                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表示,聯發科上周五舉辦法說會公布財報,公司雖然看好今年的營收還是可再創下歷史新高,但是投資人比較在意的是第3季毛利率下降到46.5%,比上半年49%左右明顯下降,寫下4年多以來的新低,也低於市場預期。
公司表示毛利率下滑主要是產品組合的影響,但是隨著台積電晶圓代工價格持續調整,而且聯發科準備導入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未來晶片的成本勢必會持續上升,必須觀察聯發科能否調整反應晶片成本的上漲,抵消成本的增加,目前看來毛利率下滑的挑戰應該會延伸到2026年。
ASIC布局與AI競爭 中長期營收仍待觀察
就基本面來看,聯發科主要營收一半以上來自手機,另外一半都是跟通訊相關的各種應用,由於消費性電子產業的成長已經放緩,公司這幾年積極耕耘ASIC訂製晶片市場,希望能夠再找出一個成長曲線,在法說會上CEO蔡力行說公司預計2027年這些AI及ASIC晶片的業務將獲得數十億美元營收,且在2026年應該就有機會率先達成10億美元營收目標,比市場原先預期還要樂觀。
但是如果與聯發科整年的營收規模約6000億台幣,大概200億美元左右相較,ASIC貢獻10億美元的營收在短時間之內並不算大,即使在2026年可能也僅佔5%左右,聯發科的股價從9月中的1500多元的高點已經歷過一波修正,今年以來的表現遠遠落後於台股指數漲幅,短線由於第3季的毛利率低於預期,市場應該還是有一些利空效應,需要觀察1280元上下的支撐能否守得住。
短期內股價難有大行情
針對輝達入股英特爾的問題,蔡力行認為輝達投資英特爾不會影響聯發科跟輝達在GB10超級晶片的項目合作。
不過,隨著上周高通發布兩款針對資料中心的AI晶片,另外美國幾家也在做ASIC晶片的對手,包括博通等也都在近期宣布拿下大訂單,整個AI算力的賽道競爭非常激烈,聯發科在證明能夠與高通、Intel等半導體巨頭在AI基礎設施晶片的競爭上站穩腳步,取得一定的市場規模之前,儘管公司還是很賺錢,估值相對來說也不算高,但是短時間之內股價應該比較難有一波大行情。
中長期還是要看ASIC晶片,在2027年以後開始對營收是不是有明顯的貢獻,在半導體廠商來看,反倒是台積電不管是AI晶片或是ASIC等,不管是哪家公司設計的,最後都還是找台積電代工,所以它能夠更直接受惠於AI相關支出的強勁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