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奶被傳「含糖量高=喝可樂」 醫師打臉胡說八道!媽媽餵遭炎上:情勒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母嬰用品店「媽媽餵」在IG一支影片引爆怒火!影片中聲稱寶寶每天喝的奶粉含糖量高,「有一半以上,它全部都是糖,等於兩大瓶可樂」,又指奶粉甜度如「珍奶」,呼籲媽媽讓寶寶喝母奶。奶粉含糖量高的說法,醫師蘇怡寧打臉「明明嬰兒配方奶粉含糖量跟母乳差不多,為什麼要這樣胡說八道呢?」許多媽媽們也怒轟該說法製造恐慌,網紅陳彥婷也斥,「這什麼比喻啊?給喝配方奶的寶寶貼標籤、情緒勒索沒有餵母奶的媽媽!」

「媽媽餵」IG昨貼出一段影片,「寶寶每天喝的奶粉!你知道有多少糖嗎?」
影片中詢問大家是否知道奶粉有多甜,可見一名女子說「假設一瓶奶粉,它有一半以上,它全部都是糖,等於兩大瓶可樂,你有辦法想像你小朋友,每天喝的都是糖嗎?」接著她提到,寶寶喝了這麼多糖,腸道裡面的益生菌就會變少,又指奶粉甜度媲美珍奶,寶寶如同是餐餐喝珍奶。影片最後則是建議媽媽們盡量餵母奶。

媽媽們炸裂:製造恐慌、情勒非母奶媽
該影片讓許多家長不滿,紛紛留言「沒有母奶不是媽媽願意的,配方奶也很好好嗎?」「誰會不知道母乳的好處?可以理解你們品牌主打孕哺衣、吸乳器,所以或許你們希望透過提倡母乳的益處來刺激銷售。但真的不能用可樂、珍奶這樣的荒謬說法去造謠,製造新手媽咪或準媽咪的恐慌。」
網紅陳彥婷也怒轟,「這什麼比喻啊???????給喝配方奶的寶寶貼標籤、情緒勒索沒有餵母奶的媽媽,一部影片製造多少恐慌…搞什麼!」另有25年以上臨床經驗的護理長指出,配方奶不是糖水,配方奶所有成分都經過 TFDA 與國際食品法典嚴格規範,裡面的乳糖本來就天然存在於母乳,是寶寶腦部發育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別再用錯誤資訊製造焦慮,媽媽們已經夠辛苦了,身為這麼資深的母嬰品牌,竟然還會犯下這種匪夷所思的錯誤,真的讓人失望。一個品牌的專業格局,決定了它是選擇守護媽媽,還是消費媽媽!」

醫師打臉:為什麼要胡說八道?
「你要確捏?明明嬰兒配方奶粉(Infant Formula)含糖量跟母乳差不多,這種都是很容易可以搜尋到的資訊,為什麼要這樣胡說八道呢?」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在粉專針對此事也寫下看法。
蘇怡寧解釋,一般嬰兒配方奶粉 (Infant Formula)主要碳水化合物來源是乳糖(lactose),這和母乳中的糖分來源是一樣的,含量大約都是7%左右,是嬰兒能量的重要來源,如果寶寶有乳糖不耐症的狀況,才會另外使用特殊配方。

但不論是哪一種情況,蘇怡寧指出,台灣法規目前對於嬰兒配方奶粉管理相當嚴格,對成分有明確規範,「不可能有影片中說的事情,我們鼓勵哺餵母乳,畢竟這是老天爺送給寶寶最天然的禮物,但對於某些不適合哺餵母乳的情況,配方奶就是另外一種選擇,畢竟現代社會已經沒有奶媽這種東西了。」「情緒勒索真的母湯,胡說八道更是不可接受!」
此糖非彼糖
醫師陳奕成在「兒童內分泌 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解釋,配方奶的糖是寶寶生長發育中超需要的「乳糖」,是模仿母乳中最重要的營養成分,也就是説「母奶裡也有糖」。乳糖的重要性,不只在提供寶寶生長所需的熱量,還能幫助腸道益生菌生長,更能促進鈣質吸收,對寶寶的骨骼和腦部發展都有大大的幫助,所以,配方奶中的「糖」是寶寶長大中最需要的營養成分喔!
而含糖飲料的糖則是添加糖。陳奕成指出,飲料裡添加這些糖分的目的,大多是為了「增加甜度、降低成本」,本身提供的營養價值幾乎是零,只會帶來多餘的熱量。「我同樣鼓勵小朋友盡量少喝含糖飲料,但是對配方奶來說,『此糖非彼糖』,真的是誤會大了…。」
嬰兒奶粉有嚴格規定
衛福部表示,適用於1歲以下之嬰兒奶粉係屬特殊營養食品,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1條,應經衛生福利部查驗登記並發給許可證,始得製造、輸入及上市流通。查驗登記主要係為確認嬰兒奶粉符合國際間及國內對嬰兒營養需求及衛生之規格,因此查驗登記時,嬰兒奶粉之原料成分含量表、產品規格、營養成分分析表、產品中文標籤、製造流程要點與製造廠相關文件、產品衛生與汙染物檢驗資料等,皆為審核的重點,以保障1歲以下嬰兒之食用安全性和營養比例符合需求。
嬰兒奶粉是經特別調製用以滿足嬰兒與補充較大嬰兒生長發育營養需求之配方食品,其蛋白質來源之成分可為牛乳、羊乳、乳清蛋白、酪蛋白、黃豆蛋白等;脂肪來源之成分可為棕櫚油、葵花子油、椰子油、大豆油、魚油等;碳水化合物來源之成分可為乳糖、葡萄糖、蔗糖、麥芽糊精、馬鈴薯澱粉等。另外為符合嬰兒營養需求,添加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添加劑,產品之全成分完整配方應該是選擇嬰兒奶粉周延的考量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