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夫妻爭親權!國小兒真心話令人鼻酸 暖法官這樣勸諭
【社會中心/台北報導】夫妻離婚受傷最重的往往是孩子,尤其是上法院爭奪親權時,孩子被問到意願,往往會感到為難。北市一對夫妻向法院聲請酌定就讀國小兒子的親權,男童被問及意見時,吐露對爸爸和媽媽都喜歡,「喜歡的一樣多」、「希望能有全家一起出遊、用餐的家庭日」,如果可以,希望能回到以前,三個人住在一起,「但他們會吵架,做不到」,一席話令人鼻酸。
士林地院家事庭法官王昌國做出裁定後,也特地苦口婆心勸這對父母,「法院的判決只是孩子生命歷程的一個逗點,而不是親情的句點 」,酌定親權也沒有勝訴或敗訴可言,期盼父母暫時放下把孩子的傷痛做為指責對方的理由,脫離惡性循環,讓孩子重拾笑靨,內容感人。

父母離婚爭親權 男童和父母相處表現不同
根據裁定,男童父母於2023年8月離婚,男童和父親住在台北,男童母親則搬到南部。男童父親主張,自幼和兒子同住,聲請擔任主要照顧者,並得單獨決定部分事項;男童母親則指控對方並非友善父母,自己才是兒子從小的主要照顧者,應擔任親權人。
法官根據家事調查官訪視報告,發現父母雙方都能提供男童良好居住空間,男童和雙方互動均良好,父親對男童有耐心,但較少約束,要做什麼、玩什麼都順著孩子的意思,男童在家跑跳、衝來衝去,難有片刻安靜,連好好對話都有困難,動作較大、欠缺力道掌控,常扔玩具發生巨響;父子共讀繪本時,男童容易分心。
母親則是對男童有較多管教約束,假日安排戶外活動和練習作業,男童較不會靜不下來,母子共讀繪本時,可適當引導孩子念出文字,男童雖會分心,但母親會堅持完成閱讀,找到協議念完的方法,不厭其煩糾正不適當行為,孩子和母親相處時也較少躁動、製造聲響情形。
男童:爸爸媽媽都喜歡 希望回到以前三人一起住
男童被問及對父親和母親的看法、想跟誰住,擔心父母知道後的反應,要求將部分保密。他透露,現在跟爸爸住,固定去媽媽那邊會面,父母都會教他功課,希望能有全家一起出遊、用餐的家庭日。
他強調對爸爸媽媽「喜歡的一樣多」,「媽媽很會照顧我,帶我去新的地方,爸爸的電腦很強,問他都會解決,會帶我打球」,目前和爸爸居住的他,不會捨不得離開現在的國小,再交新朋友就好了,也透露自己曾經不想要上學,是因為很想要看到媽媽。
男童說,「不懂什麼親權,讓法院選就好了」,生活習慣爸爸、媽媽都有教,但媽媽比較多,但如果可以選,他還是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回到以前,「我想要三個人住在一起的日子,但他們會吵架,做不到」。
法官:裁定沒有輸贏
法官審酌後,裁定男童權利義務由父母雙方共同行使,但男童和母親同住、由母親擔任主要照顧者,男童父親則有定期會面交往時間,並應在男童滿18歲前每月給付扶養費1萬6000元。
法官提醒,酌定親權沒有所謂的勝訴或敗訴可言,雖酌定母親擔任主要照顧者,但並不是認為父親的親職或教養方式低落,雖男童在父親住處看來躁動,但換個角度來看,男童的情緒能自由抒發、宣洩,是否也是悠游自在的表現?
法官強調,男童愛著父母雙方,也不時透露想回到以前,「不能牽手共渡一生的兩造,該如何回應孩子的深望,或是就此視而不見,千絲萬縷之中,如何彼此尊重及被理解,誠盼父母念茲在茲」。
法官於裁定指出,「法院的判決只是孩子生命歷程的一個逗點,而不是親情的句點」,孩子在父母離婚後,仍應受父母合作教養,沒有所謂的贏家或輸家,雙方都是這孩子最愛的人,「應該如何權衡與協調父母與子女間的紛爭,答案從來都不簡單,諒解與等待也不容易,父母過猶不及的反應,都可能會帶來孩子成長的陰影」。
法官七大提醒
法官喊話雙方,父母都有行使訴訟的權利,但別忘記最終的目的:期盼兩造能夠暫時放下把孩子的傷痛做為指責對方的理由,「法院的裁判只是一時,要能重拾孩子的笑容與信任,請從尊重及支持其獨特性開始」。
法官並於裁定文末註明7大提醒事項:
(一)勿以孩子為彼此爭戰的籌碼。縱使兩造間的衝突與指責不斷,但不代表孩子要全盤接受,更不表示對方在與孩子相處時,會用同樣的態度與方式對待孩子。
(二)勿有意無意在孩子面前醜化或批評對方。孩子對父母的喜愛、討厭均應由孩子透過自身的接觸與互動來逐漸形成,而非取決於他人,特別是離婚中嚴重衝突父母的影響。
(三)不要以孩子為自己情緒的出口。讓孩子不畏懼與對方相處,且不因孩子的個性或行為有部分「像對方」而感到憤怒、不恥或反感。
(四)讓孩子適度表示應如何進行會面交往。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適度讓孩子表達意見,以培養其獨立自主的能力。
(五)鼓勵孩子與對方互動與聯繫。孩子才不會看臉色來轉換應對的態度,而更能自由自在地與父母培養親密關係。
(六)嘗試與對方商議怎麼做對孩子最有幫助。兩造均是孩子永遠的父母,努力建立穩定良性的溝通管道,有助於孩子安定身心及成長。
(七)兩造如無正當理由未遵守本附表所示的會面交往內容,將來有可能會被納入完成親職教育、改定親權、限制會面交往等參考事由,有可能會受到不利益的認定。
推薦新聞
獨家|申請育兒租金補貼被討「1歲兒所得稅清單」!她傻眼斥刁難 中市府回應了
經濟部爆綠能弊案!「小英男孩」鄭亦麟涉收賄聲押禁見 泓德能源總座百萬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