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AMD攜手OpenAI衝刺AI推論市場 直攻輝達龍頭地位

出版時間:2025/10/07 09:48
國際 寰宇要聞
黃惠瑜 文章
圖為OpenAI與AMD執行長阿特曼(左)、蘇姿丰(中),5月到華府出席參院聽證會。美聯社 zoomin
圖為OpenAI與AMD執行長阿特曼(左)、蘇姿丰(中),5月到華府出席參院聽證會。美聯社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隨著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需求逐漸從模型訓練轉向推論功能,超微(AMD)多年精心布局的成果終於顯現。超微周一(10/6)宣布與ChatGPT開發商OpenAI達成合作協議,消息一出,股價隨即飆升近24%。根據協議,OpenAI將購買數萬顆超微晶片,用於提供6GW的推論運算能力。在這場AI競賽中,超微藉由抓住推論市場需求的契機,逐步縮小與輝達(Nvidia)的差距。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筆交易不僅為超微股價注入強勁動能,也使超微更有信心挑戰目前AI晶片產業的龍頭輝達。根據協議,OpenAI在達到特定部署目標且超微股價上升後,將可獲得超微1.6億股的認股權證,每股價格僅1美分。

事實上,當蘇姿丰2014年接任超微執行長時,公司市值不到30億美元(約916億元台幣),如今已突破3300億美元(約10兆728億元台幣),成長逾百倍,這也反映出超微如何巧妙的從主要生產遊戲顯示卡和個人電腦處理器的策略中轉型,轉向專注於支撐AI革命的資料中心晶片。

輝達的主導地位面臨威脅

目前,輝達的市值高達4.5兆美元(約137兆元台幣),規模幾乎是 超微的14倍。分析師預估,輝達在AI訓練與推論所需的GPU(圖形處理器)市場中占有率超過75%。

但除了超微以外,輝達也面臨來自博通(Broadcom)等對手的壓力。博通為OpenAI等客戶生產客製化應用晶片,甚至一些大型客戶也開始自行設計AI晶片,試圖降低對輝達的依賴。

報導指出,超微能獲得OpenAI這筆大單,多少改變對手輝達的優勢局面。但這不是偶然,超微能迎來這個關鍵的轉捩點,是仰賴謹慎的策略佈局,加上抓住絕佳的時機。蘇姿丰在受訪時表示,「在過去幾年裡,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了解那些將真正推動下一代AI、訓練和推論的運算工作量。這項合作案是我們AI布局的一次重大擴展」。

超越老對手英特爾 瞄準AI新戰場

過去10年,超微的主要競爭對手一直是英特爾(Intel)。超微憑著為PlayStation和Xbox遊戲系統中使用的顯示晶片設計,以及消費者個人電腦中使用的中央處理器(CPU),多年來一直穩步搶佔英特爾的市占率。

與此同時,英特爾因晶圓業務轉型成本高昂,陷入困境。反觀超微早在2009年就將製造業務分拆,成立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而英特爾即使在技術上落後台積電等先進競爭對手,仍持續投入資金於尚未獲利的晶圓代工部門。

2018 年,超微大幅轉向雲端運算,推出Instinct系列顯示卡,旨在提升資料中心運算效率,這是超微首批專為AI運算工作量設計的晶片。儘管如此,超微仍難追上輝達在AI晶片與AI軟體生態系的領先優勢。

市場轉向推論功能 超微迎接新契機

過去幾年,隨著AI實驗室競相訓練新模型,市場對強大訓練晶片的需求暴增。然而,由於企業尋求在商業、娛樂和研究領域更有用的AI工具,目前的需求已從訓練轉向推論功能。這些應用程式通常也更具盈利性。

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安全與新興科技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的AI研究員費爾戈伊斯(Jacob Felgoise)表示,「過去,運算更偏向訓練,但在未來幾年,隨著對這些AI服務的需求成長,將更多轉向推論」。他表示,超微一直積極布局AI推論晶片市場,力拚成為首選供應商。

蘇姿丰和OpenAI的高層都一致認為,AI推論的需求將成為AI基礎設施的主要驅動力,並指出,隨著AI產業持續成長,任何向開發者提供運算能力的公司都將獲得巨大利益。

超微擁有幾項關鍵優勢,有助於從輝達手中瓜分更多市場。超微的晶片通常比輝達更便宜,而且效率與品質持續提升。此外,晶片的可取得性也是一個關鍵因素:由於輝達的晶片普遍被認為是目前最優秀的產品,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因此,需求的急速上升正好為超微提供一個拓展的機會,使超微能以更經濟實惠且更容易取得的產品,成為市場的替代方案。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超微 # OpenAI # 輝達 # AI # 人工智慧 # 推論 # 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