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6幣商踩洗防法紅線 吃金管會702萬罰單!唯一完成登記制跨鏈科技也挨罰

出版時間:2025/11/18 12:18
財經 金融保險
yuanchun 文章
金管會對6家VASP業者開罰。林林攝 zoomin
金管會對6家VASP業者開罰。林林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羅元駿/台北報導】金管會緊盯虛擬通貨服務提供商(VASP)的洗錢防制,證期局17日公布5月金檢不合規的6家業者,合計裁處新台幣702萬元;其中包含亞太易安特、權勢國際、跨鏈科技、台灣芷荊、幣世代科技與桑費斯特。

由於虛擬貨幣詐騙案件層出不窮,金管會嚴加監管,經過審查後,今年9月22日公布首家有9家業者完成虛擬資產服務(VASP)洗錢防制登記辦法規定,18家未完成登記,不能提供服務。

9家業者(包括8家舊制業者及1家新申請業者)包括:禾亞數位科技、拓荒數碼科技、現代財富科技、富昇數位、跨鏈科技、幣託科技、鴻朱數位、鏈科、重量科技。

未完成洗防登記的有18家,包括:一路發、三川通證、尹天下、王牌數位創新、仰家、台灣芷荊、亞太易安特科技、彼雅特科技、英屬維京群島沃亨科技、桑費斯特、夏和、萃科科技、絕對數位、博歐科技、幣世代科技、幣想科技、幣錸、權勢國際。

金管會證期局昨天公布5月針對VASP業者進行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作業專案檢查結果。根據據裁罰書顯示,亞太易安特因未配合檢查提供合理說明及資料,挨罰200萬元,權勢國際、桑費斯特各被罰150萬元、台灣芷荊被罰100萬元、跨鏈科技吃52萬元罰單、幣世代科技則被罰50萬元,合計6家幣商共702萬元。

9月已公告虛擬資產業洗錢防制登記合格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金管會9月公布VASP業者通過洗錢防制登記辦法的名單共9家,而未完成登記申請的業者「不得再提供虛擬資產服務」;本次6家挨罰的業者有5家皆未完成登記申請,唯一完成登記制的跨鏈科技也違規挨罰。

亞太易安特吃本次200萬元最大罰單

本次吃下200萬元、最大罰單的亞太易安特,金管會說明,主因是未配合金檢,客戶購買虛擬資產的金額與其填寫的年收入不相當,或客戶交易的資金來源不明者,甚至有接收來自涉詐集團勾結對象發送的虛擬資產等情形,以及對單筆達50萬元以上的現金交易,未依規申報大額通貨交易等。

另外,根據先前新聞報導與檢警調查,亞太易安特已於今年6月11日解散,疑涉嫌與詐欺集團成員聯手向被害人進行施詐並從中賺取獲利。

多家虛擬通貨服務商未落實防洗錢規範,遭金管會開罰。 zoomin
多家虛擬通貨服務商未落實防洗錢規範,遭金管會開罰。

權勢國際則是未做好KYC

權勢國際則是未做好KYC(認識你的客戶)、未依規定拒絕對受裁處告誡者的申請或暫停並結清其帳號、未婉拒留存模糊不清或不利辨識真偽影像的客戶註冊申請、未完成姓名檢核即與客戶建立業務關係、未確實瞭解客戶與公司建立業務關係目的及性質等。

桑費斯特亦對客戶審查措施有未辦理客戶風險評估、未瞭解客戶建立業務關係目的及性質、未辦理交易監控並留存交易監控紀錄、未辨識及驗證客戶身分。另外,裁處書指出,公司對紀錄的保存也未完整留存客戶往來交易憑證、對一定金額的通貨交易也未依規定申報、對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處理,也未觸發警示且沒有進行調查等。

台灣芷荊則是對客戶審查措施沒有對客戶業務關係中的交易進行詳細審視、未落實身分審查,及對交易的持續監控範圍有欠完整、辦理客戶可疑交易持續審查作業有欠確實。其中,金管會表示,公司在檢查詢問答覆不實,有規避及妨礙辦理檢查情形等狀況。

唯一完成登記制的跨鏈科技也違規挨罰

幣世代科技則因對客戶審查措施沒有確實瞭解客戶交易是否與其年收入相符、未確實辦理姓名檢核作業、未充分取得客戶資料等,以及對紀錄的保存有交易紀錄內容不足以重建個別交易等情事。

幣世代科技11月初也於網站公告,目前尚未正式對外提供相關服務,未涉及任何客戶交易或資產管理事項。

跨鏈科技則是對交易的持續監控有觸發可疑交易的警示案件,卻未儘速完成是否為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的檢視,另外將客戶個人資料留存於外部公司系統,而沒有適當安全措施等。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虛擬資產服務 # VASP # 洗錢防制法 # 洗錢 # 金管會 # 虛擬通貨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