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神話被看衰炒作泡沬 分析師為何示警恐重演「豆豆娃」崩盤風險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熱門玩偶吊飾Labubu引發全球瘋搶狂潮,然而近日卻有分析看跌,指稱Labubu正逐漸重現上世紀90年代豆豆娃(Beanie Babies)的狂熱與崩盤周期,對投資者來說是警示信號。
彭博11月16日報導,市場分析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駐香港的亞洲消費股高級研究分析師Melinda Hu表示,Labubu(拉布布)玩具的熱度即將達到頂峰,而其母公司泡泡瑪特(Pop Mart)的下一個銷售成長點尚不明朗,這意味著股價上漲空間有限。
報導指,Melinda Hu是目前唯一對泡泡瑪特給予「賣出」評級的分析師。她指出,Labubu玩具的流行「源於稀缺性、搶購熱潮、多巴胺刺激以及次級市場」,這與豆豆娃玩具的投機周期相當相似。她建議,除非公司策略發生根本性改變,否則不建議長期投資人增持該股。
豆豆娃炒作泡沫破裂
豆豆娃(Beanie Babies)是一款動物造型毛絨玩具,顧名思義,裡頭裝滿了小塑膠顆粒。該款玩偶在1990年代末期價值飆升,最終被視為一種金融投資。然而炒作泡沫大約在1999年破裂,這些由未上市TY公司生產的玩具如今大多一文不值。
Melinda Hu說:「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問題:泡泡瑪特能否擺脫對Labubu的依賴,並透過其他IP(具有商業價值的原創角色)實現業務成長?」
Labubu原創者是香港出生的藝術家龍家昇(Kasing Lung),泡泡瑪特2019年與其簽訂獨家授權協議,推出了各種周邊商品。
泡泡瑪特股票黃金時代可能已經結束
彭博社彙編的數據顯示,在追蹤泡泡瑪特的46位分析師中,至少有42位仍給予其「買入」或同等評級,另有3位給予「持有」評級。自從Melinda Hu於10月16日首次對這家總部位於北京的玩具公司進行評級,並給予「弱於大盤」評級以來,該公司股價已下跌約25%。
彭博指出,泡泡瑪特股票的黃金時代可能已經結束。該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已從8月高點下跌超過30%,部分跌幅源自於1名員工在直播活動中質疑其一款盲盒產品的價格。此前,該股曾經歷一輪上漲行情,從去年年初到8月份的高點,漲幅超過1500%。
泡泡瑪特10月23日股價暴跌超過9%,儘管該公司第三季業績超出預期,但未能消除人們對其成長將在2026年放緩的擔憂。
泡泡瑪特營收嚴重依賴Labubu
分析指出,泡泡瑪特對Labubu的依賴日益加劇,令投資者感到不安。包含Labubu角色的「怪獸」系列產品,在今年上半年貢獻了約35%的總收入,高於去年同期的14%。
伯恩斯坦預計,泡泡瑪特今年的年收入成長率將達到145%的峰值,但隨著行銷費用的增加,以維持智慧財產權的受歡迎程度並為海外擴張提供資金,利潤率將從目前的水平逐步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