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租AI論壇2〡策略長廖英智:AI代理人逐漸取代人力 未來成不可或缺決策角色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09/26 12:35
李宜儒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首屆中租創新論壇9月12日登場,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在上午場專題座談時表示,台灣長期以來推動數位轉型,涵蓋產業、經濟、社會及政府各領域,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數位化已經不再只是基礎架構,AI開始主導各種應用場景,不論是商業、社會還是政府治理模式,都面臨深刻變革。企業因此必須調整營運核心,以AI作為主要驅動力量,迎接新的社會運作模式。

中租創新論壇上午場探討人工智慧與能源前瞻趨勢,左起輝達東南亞及紐澳地區企業業務資深總監Dennis Ang、Strive Computing執行營運長T.S. Khurana、KPMG數位長賴偉晏及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沈君帆攝 zoomin
中租創新論壇上午場探討人工智慧與能源前瞻趨勢,左起輝達東南亞及紐澳地區企業業務資深總監Dennis Ang、Strive Computing執行營運長T.S. Khurana、KPMG數位長賴偉晏及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沈君帆攝

廖英智表示,AI技術的演進,已經從最初的自動化工具,到現今能夠協助預測、推論甚至決策,許多國際成功案例如Klarna在客戶服務、Lowe's在商品分類、BBVA銀行於風險判斷等,皆展現AI在提升營運效率上的顯著成效。

現階段AI代理人已逐漸取代部分人力,未來在各種產業與社會場景中,AI將成為不可或缺的決策角色,企業若要成為智慧型企業,必須強化人工智慧基礎建設,確保營運架構能支撐AI技術的深度應用。

廖英智表示,中租控股以45年經營知識、跨12國營運規模為基礎,積極布局AI導入,目前擁有龐大的資料庫與1萬名員工,每日依賴自建的IT系統處理複雜業務流程,近年來,中租控股已陸續導入自動化工具,並與外部團隊合作進行流程優化分析,例如在中小企業融資申請案件中,透過AI協助簡化流程、減少人力投入。

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表示,AI技術的演進,已經從最初的自動化工具,到現今能夠協助預測、推論甚至決策。沈君帆攝 zoomin
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表示,AI技術的演進,已經從最初的自動化工具,到現今能夠協助預測、推論甚至決策。沈君帆攝

以AI為核心的企業轉型是長遠發展關鍵

針對AI轉型計畫,廖英智表示,中租控股也制定多項具體策略。首先,重視全面認識AI潛力及其可能帶來的複雜影響,並審慎選擇適合導入AI的業務環節,以降低人工投入、提升效率。其次,強調信任合作夥伴的重要性,確保外部團隊能深入理解企業需求並提供最適解決方案。

在開發流程方面,中租控股採用新型溝通協作模式,讓所有使用者參與設計討論,確保產品符合實際需求並與既有系統相容,同時訂定短期目標並投入長期基礎建設,逐步將核心IT系統轉型為AI驅動架構。

廖英智強調,以AI為核心的企業轉型是長遠發展關鍵,透過策略性投資與持續優化資訊系統,期望在營運效率及績效上取得突破,目前簡報內容仍由人力完成,但期待未來可由內部AI工具協助製作專業簡報,展現公司智能化成果。

高階主管面臨AI技術感到焦慮

在人工智慧全球發展趨勢與應用的座談中,KPMG數位長賴偉晏表示,數位長的角色涵蓋諮詢與實務執行,協助客戶推動外部數位轉型,同時也負責公司內部數位升級,尤其聚焦於AI導入。KPMG近期針對台灣企業進行AI應用現況調查,橫跨高科技、金融、醫療、零售及傳統製造五大產業,並涵蓋高階、中階及基層員工三個層級。

調查結果顯示,高階主管面對AI技術感到焦慮,特別擔心投資回報與導入效果,推動AI主要動機包括降低成本、提升營運效率及吸引人才;基層員工則反映缺乏明確AI願景與策略,使管理層與實際執行人員間出現明顯落差。

中租創新論壇上午場主題為「AI x Energy共創未來」。沈君帆攝 zoomin
中租創新論壇上午場主題為「AI x Energy共創未來」。沈君帆攝

AI挑戰不在技術而在解決核心商業問題

賴偉晏表示,台灣企業雖具備強大製造能力,半導體產值佔全國GDP近15%,但在開發AI應用案例上仍顯不足。零售業屬於邊緣產業、銀行業則受高度法規限制,相關實例建構仍需時間。此外,多數企業將AI導入責任歸屬IT部門,卻忽略跨部門協作的重要性,導致推動成效有限,人才培訓與外部資源整合亦成為主要挑戰。另外資料安全與軟體授權成本同樣是企業顧慮重點。

Strive Computing執行長T.S. Khurana表示,台灣企業面臨的AI挑戰與全球趨勢一致,重點不在技術本身,而在於解決核心商業問題。企業應聚焦於以AI放大人力價值,提升團隊產能,而非僅以減少人力為目標。系統設計上建議應以「人」和「工作流程」為中心,而非單純資料或工具,才能提高AI導入成功率。多數AI專案失敗原因即在於忽略使用者需求與流程設計。此外,企業必須審慎評估技術部署對組織文化及員工工作的衝擊,並以正確語言溝通轉型目的。

輝達東南亞及紐澳地區企業業務資深總監Dennis Ang。沈君帆攝 zoomin
輝達東南亞及紐澳地區企業業務資深總監Dennis Ang。沈君帆攝

輝達與全球2萬家新創夥伴合作

輝達東南亞及紐澳地區企業業務資深總監Dennis Ang表示,藉由預建模型、資料庫與開放工具,藉由預建模型、資料庫與開放工具,協助台灣半導體及製造業等重點產業快速客製化AI方案並落地應用,輝達同時與全球2萬家新創夥伴合作,透過「Inception Partner Program」協助新創企業技術整合,並加速市場推廣。硬體方面,公司持續創新GPU架構及網路連結技術,使企業能以彈性規模擴展運算資源,降低技術門檻與投資風險。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中租創新論壇 # 中租 # AI # 廖英智 # 輝達 # KPMG # Strive Compu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