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租AI論壇1|辜仲立:今年是中租「人工智慧年」 專家:導入AI創造優勢、強化韌性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首屆中租創新論壇9/12登場,上午場「AI x Energy共創未來」為主題,邀請輝達、Strive Computing等來自台灣、美國及日本重量級講者與產官學界代表逾120人,共享人工智慧與能源前瞻趨勢。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宣示,今年為中租的「人工智慧年」,並承諾將所有資源投入於AI技術的導入與應用,力求讓人工智慧融入業務全環節。

辜仲立指出,這場數位轉型堪比20年前持續品質提升行動(CQI)的重大革新,企業正由傳統以人為本的架構,轉向科技驅動,結合人類智慧與AI,提供更智慧、高效且具適應性的金融服務,未來將積極分享AI導入經驗,協助其他企業及非科技產業共同推動數位升級。
環境部部長彭啟明也應邀出席,他表示,在環境影響評估(EIA)流程中應用AI,協助比對及彙整龐大報告內容,提高審查效率,並能即時產生結論,提升行政作業效能。
彭啟明也表示,南台灣之前遭遇強烈颱風,對太陽能產業造成衝擊,但多數業者表現良好,僅少數公司因進度落後受罰,政府鼓勵企業加速採用新科技。他並呼籲台灣企業加強導入AI,AI是推動再生能源與綠色成長的關鍵技術,未來能源政策需多元化選擇並持續創新發展。

面對AI浪潮若猶豫不決將付出高昂代價
Strive Computing營運長T.S.Khurana以「The Age of Intelligence-Why the Future Belongs to the Bold」為題進行專題演說。T.S.Khurana表示,過去30年,他曾參與設計並推動關鍵數位基礎設施,從協助Cisco擴展全球網路骨幹,到加入Facebook創始資料中心團隊,累積豐富經驗。這些基礎建設如今已成為AI發展的核心支柱。隨著科技進步,他強調,AI不僅改變機器運作,更是提升人類生產力與創造力的關鍵。
T.S.Khurana也分析企業在面對AI浪潮時的心情,一方面期待AI協助提升效率、優化決策,另一方面也擔憂可能帶來的市場動盪與工作型態變化。他提醒企業,猶豫不決將付出高昂代價,也就是在全球加速競爭中落後。
T.S.Khurana更以科技創新普及速度為例,電話花了75年才達到1億用戶,而ChatGPT僅用2個月就達成,顯示新技術影響力日益迅猛。

企業導入AI成效顯著
T.S.Khurana還特別提及台灣企業的實際案例,包括國泰世華銀行利用AI自動化貸款審核流程,使75%申請可於線上完成;永豐銀行運用AI提升法遵報告速度,將原需數月作業壓縮至數周,台積電與鴻海也在工廠導入AI進行設備預防性維護與產能管理,顯著提升生產線效率,這些案例證明AI已融入台灣產業日常運作,帶來實質效益。
至於國際級企業更是利用AI來創造價值,包括豐田汽車以AI優化全球生產排程,減少50%意外停機並提升獲利,每年節省1萬小時的工時;美國農業巨擘嘉吉集團在可可豆供應鏈面臨劇烈波動時,採用AI即時整合市場資訊,將決策時間由數天縮短至數小時,在高波動行情下維持獲利;荷蘭皇家殼牌利用AI建立每個閥門的數位分身,有效預測設備故障,避免損失並提升安全性。T.S.Khurana強調,這些案例皆展現AI在全球供應鏈、製造與能源領域的深遠影響。

台灣可成為區域性主權與數位轉型中心
T.S.Khurana也指出,企業領導者普遍認為AI運作如同黑盒子,但科技本身無法自動創造轉型,真正的推動力來自於企業領導者。台灣具備世界級人才及產業基礎,只要勇於投入、擁抱變革,就能在新世代科技革命中掌握主導權。
同時他認為有三大核心要素,也就是資料(Data)、運算能力(Compute)與模型(Model),成功關鍵在於取得有價值且能對準需求的數據,再結合高速運算平台,以及持續進化的模型來分析並提出行動建議,這套架構讓決策從繁瑣冗長轉為即時敏捷,不僅提升效率,更開啟新商業模式。
T.S.Khurana透露,目前已攜手台灣企業建構在地AI解決方案,協助金融、旅宿、電信等產業即時預警市場風險、預測消費需求及提升客戶服務。
T.S.Khurana指出,導入AI不僅能創造競爭優勢,更強化企業韌性,協助應對疫情、供應鏈中斷及市場壓力,同時帶動新一波成長機會,呼籲台灣把握既有人才、產業基礎及全球供應鏈樞紐地位,成為區域性的主權AI與數位轉型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