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地獄!靖娟基金會:每日死30童 肇事前3名原因曝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 2025年5/19下午4時許,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前發生重大車禍,造成肇事者在內4死12傷悲劇,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今(9/14)舉行「2025小黃帽交通安全童樂會」記者會,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近4年來台灣每年平均有10,476名12歲(含)以下兒童在交通事故中傷亡,等於每天都有近30名孩子因交通事故受傷或失去生命,以兒童為「行人」主要死傷肇因前3名為,穿越道路未注意左右來車、未依規定行走地下道或天橋穿越道路、在道路上嬉戲或奔走不定。

為將交通安全教育向下紮根,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今(9/14)日於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舉辦「小黃帽交通安全童樂會」,透過互動遊戲與實境體驗的關卡,幫助孩子學習自我保護。活動自舉辦以來已累計超過1萬6千人次參與,今年更特別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推出「歡迎光臨!全家交安小店長」體驗關卡,邀請親子在遊戲中一同學習交通安全,將防護觀念融入日常生活。
進一步分析近四年兒童交通事故,發現行人與乘客是兩大高風險情境。兒童身為行人時主要死傷肇因前三名為:穿越道路未注意左右來車、未依規定行走地下道或天橋穿越道路、在道路上嬉戲或奔走不定。以上因素就佔了兒童死傷人數近3成,顯示兒童在交通環境中風險判斷與行為控制仍需加強。而駕駛人乘載兒童發生事故死傷近四年加總更高達3萬3千人,其中小客車事故占約2成、機車事故則高達8成,兒童死傷原因包含未繫安全帶、未搭乘安全座椅、未戴安全帽等不當乘車行為所致,再次凸顯日常安全教育與防護觀念的重要性。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表示,從兒童交通事故分析當中發現,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因為生理能力的限制造成風險例如身高或視覺,反而中高年級的孩子雖能力漸好但違規比例上升,可見無論危險感知或對於道路上規則的認識都是交通能力的核心議題,小黃帽交通安全童樂會以體驗取代說教,讓交通安全觀念成為孩子生活中的自然反應。
為讓孩子們透過親身體驗學習,「小黃帽交通安全童樂會」特別規劃17個遊戲關卡。在行人安全方面,透過安全過馬路技巧、視野死角體驗及夜間視線挑戰等實境任務,讓孩子學習如何正確判斷路況;而在乘客安全方面,則藉由實際乘坐安全座椅、搭乘公車守則,強化孩子的乘車防護知識。
今年特別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將「全家」最夯的小店長活動搬到華山,推出創新關卡「歡迎光臨!全家交安小店長」,孩子們穿上迷你制服化身超萌小店長,在體驗整理貨架與結帳的任務中,輕鬆學習交通安全,道具別具巧思,將交通安全知識融入便利商店的日常購物場景,讓體驗過程變得更有趣、更具參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