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退將季連成鎮壓花蓮縣府「乖得跟蛤蜊一樣」 一天5場會+夜間勘查如背值星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搶救工作進入第10天,中央在光復台糖廠設立的前進協調所昨(1日)起升級,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接棒「總協調官」,因緋聞閃辭交通部長、消失一段時間的政院顧問李孟諺出任「副總協調官」,而季連成主持首場記者會的表現立刻引來熱議,只見季展現將軍氣場不怒自威,清楚條列式宣布工作調整,網友評論「敢假鬼假怪的通通小心被釘爆」。政院官員說明總協調官由經濟部常務次長賴建信換為季連成,就像是「背值星」概念,不同階段因應工作需求而做調整。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25日在光復鄉設立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擔任總協調官,協助堰塞湖溢流災害搜救、災區恢復工作,在野陣營一度質疑「層級低」,伴隨總統賴清德下令軍方增派動員,希望在中秋節前完成災區清淤,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也於30日換手由退將政委季連成接棒。國軍救災花蓮至今已經邁入第9天,迄今投入逾1萬人次兵力,力拚中秋節完成任務。

季連成昨首次主持前進協調所工作會報後記者會,條列式宣布工作分工調整,包括將光復鄉7災區村落各劃為一責任區,每區由中校階級以上軍官擔任指揮官,全權處理、分配救災的兵力、志工、機具調度事宜,並掌握救災進度。此外,也將原本的行政功能分組從7組調整為12組。季的將軍氣場凌人,說話語調、神情不怒自威,引來網友熱議直呼,對比花蓮縣政府之前荒腔走板,「中央這一安排太精準,看看今天花蓮縣政府的人乖得跟蛤蜊一樣」「敢假鬼假怪的小心被釘爆!」

黨政人士表示,季連成是軍方出身,熟悉軍方資源、指揮系統,過去就在做災害防救、兵棋推演工作,知道如何進一步統合軍方、各部會跟光復在地的人物力資源,習慣做分組;30日跟賴建信交接後,很快調整協調所行政上的功能分組,從7個變12個;也將每個受災村劃為一個責任區,每個責任區都有中校級以上軍官、村長、縣府環保局人員統合,進行責任區內的兵力、志工、機具調度工作。

政院新聞稿以「輪任」一詞解釋總協調官人士替換,而卸下前進協調所重擔的賴建信,今早將出席行政院會報告救災工作,對於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層級拉升,政院官員說,第一線救災大家都很辛苦,因應不同階段、功能,適度調動總協調官分擔責任,就如軍中「背值星」概念。
官員表示,一剛開始借重賴建信的水利專長及經驗,由他到花蓮成立前進協調所,打好基礎;現階段各部會、軍方的聯繫調動,需要更多協調、配合,季連成政委從陸軍副司令下來,各級聯繫管道都暢通,因此由季搭配有工程背景、部會協調經驗的李孟諺顧問。

官員說,事實上不只季連成,各部會都有派員進駐協調所,比如農業部、環境部次長等等,現場指揮系統一個,如需中央部會調動資源,幕後資源系統隨時聯繫,現在中央跟花蓮政府保持暢通聯繫,都沒問題。
據與會人士說法,季連成參與花蓮縣府的災防工作會議,氣氛很平和,縣長徐榛蔚也很親切直呼季連成「將軍、將軍」,跟前進協調所設立初期,院長卓榮泰、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當面開撕,中央地方對立景象大為不同。而季連成在多場會議結束後,仍會在夜間到村落視察了解救災情況。
中央前進協調所目前運作,每天早上8時30分召開內部工作會報,10時開記者會說明救災進度,花蓮縣府派局處代表參加;下午4時30分再度開工作會報,晚間6時參加花蓮縣政府前進協調所的災防工作會議,晚間7時參與國軍前進指揮所會議,瞭解7個責任區的救災需求與困難。

政院秘書長張惇涵昨晚跟進駐花蓮災區的各部會代表視訊,他發文說明,第一階段的災後工作,是做好水利工事,確保當地的安全,讓搜救和救災任務順利推展;接著背值星帶的,是季連成政委,當連假結束,超人們回到各自工作或校園,國軍弟兄姊妹要扛起更大的責任,這時候需要的是擔任過陸軍副司令的季將軍。同時讚許賴建信「值得信任的水利老兵」,參與過多次救災任務,也投入過921後堰塞湖處理的工程。
張惇涵說明,負責災後復原的陳金德政委,也已經準備好待命,2日行政院會將公布完整的慰助方案,下周他也會帶團隊到花蓮,用更簡化的流程,提供更多的生活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