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鏟子超人腹部起紅疹!別用酒精濕紙巾 醫籲2招預防

生活 醫藥
2025/10/02 18:19
林芳如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花蓮連日高溫炎熱,有鏟子超人清淤後腹部、手臂出現大片紅疹,皮膚科醫師表示,悶熱環境下容易因汗腺阻塞發炎產生汗疹,另外漂浮空氣中的過敏物質也會因流汗黏在皮表造成濕疹,建議適時更換乾爽衣服,用毛巾輕拭汗水,別用酒精濕紙巾會太刺激。

志工廖先生協助救災五天腹部皮膚起紅疹。李柏毅攝 zoomin
志工廖先生協助救災五天腹部皮膚起紅疹。李柏毅攝

換掉濕衣服、乾毛巾輕拭防汗疹、濕疹

志工廖先生說,自己長期在5到10坪的狹小空間清淤,腹部和手臂出現大片紅點,有些志工夥伴因為只來一兩天,所以感染面積沒那麼大,像他們待4天以上的,情況較嚴重。還有一名網友在Threads表示,從花蓮鏟土回來後,發現粉刺變成蜂窩性組織炎,導致傷口化膿又腫又痛。

成大醫院皮膚部主任楊朝鈞表示,紅疹有兩個可能原因,一是汗疹,流汗後汗腺阻導致發炎,二是濕疹,空氣懸浮的過敏物質,流汗後黏在身上造成皮膚發炎,建議穿著透氣衣物,適時更換掉濕衣服,流汗用乾毛巾輕輕拍乾,不要用力擦,也不要用酒精濕紙巾擦拭皮膚,酒精比較刺激,而且有些濕紙巾還可能含香精、防腐劑,都會容易導致過敏。

關於粉刺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楊朝鈞認為,如果環境中細菌和灰塵比較多,確實有可能,但機率沒有很高,粉刺不會一下子就變成蜂窩性組織炎,中間跳過太多步驟,粉刺要先變毛囊炎,從無菌毛囊炎變成有菌的,沒有馬上處理,過幾天才變蜂窩性組織炎。

鏟子超人要三保。疾管署提供 zoomin
鏟子超人要三保。疾管署提供

鏟子超人三保 防類鼻疽、鉤端螺旋體

疾管署羅一鈞提醒鏟子超人別赤手空拳接觸污水、污泥,建議採取三個防護,第一,戴口罩,才不會在工作中不慎吸入含有類鼻疽桿菌的水氣或被噴濺到污水、污泥而感染。第二,戴防水手套及防水長靴或雨靴,因為手腳不慎出現小傷口後接觸到污水、污泥,可能感染類鼻疽桿菌或鉤端螺旋體。最後,工作之餘注意飲食跟用水衛生,避免腸胃炎。

類鼻疽之病原菌存在於受污染的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病原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除了接觸傳播外,尚可能經由食入受污染的水或吸入性感染。

鉤端螺旋體則廣泛存在於齧齒類動物(如老鼠)、野生動物、寵物(狗,貓較少見)和牲畜(牛、豬、馬)等,受感染的動物可能無症狀,但其尿液大量排菌,污染水及土壤,透過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易發生於經常接觸可能受感染動物排泄物污染之水源或屠體組織之工作者(如農民、畜牧業者等)。

疾管署強調,風災後清理家戶內外環境或因工作接觸可能受感染動物排泄物污染之水源或屠體組織,應佩戴口罩、手套及穿著長筒雨鞋,脫下裝備時記得清洗雙手;如有不明原因發燒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是否有污水污泥與動物接觸史及職業暴露史,以及早診斷與治療。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鏟子超人 # 濕疹 # 汗疹 # 類鼻疽 # 鉤端螺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