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將持續閃耀!高盛指這類投資人正大幅加碼 漲勢可能超出預期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黃金價格今天在每盎司3865美元附近整理,延續5天的上漲態勢,期間多次創下新高,又向4000美元里程碑邁進一步,尤其美國政府關門加劇人們對財政的擔憂,對美元帶來壓力,成為帶動金價持續上漲動力。

對投資人而言,最關心的問題無疑是這輪漲勢何時會結束?對此,長期看好黃金的高盛表示,由於私人投資者的興趣濃厚,黃金價格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甚至可能超過該行原本的預期。
高盛研究部分析師Daan Struyven、Lina Thomas、Alexandra Paulus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表示,流入黃金ETF的資金意外強勁,超過之前模型預測的水準。私人投資者大力投資黃金的可能性,給他們的預測帶來巨大的上漲風險,即2026年中達4000美元、明年底達4300美元。
金價今年已飆漲近50%
報告指出,「這項新預測的驅動因素是各國央行強勁的結構性需求,以及聯準會的寬鬆政策(這支撐對黃金ETF的需求)。」
財聯社引述外媒報導,該行1個月前曾表示,就算1%私人持有的美國公債資金轉投黃金,黃金價格就有可能漲至每盎司5000美元。高盛指出,黃金具備多重吸引力,除了私部門的資產多元化利多之外,在經濟成長放緩、市場對已開發經濟體宏觀政策擔憂加劇等不利於傳統股債投資組合的「尾部風險」情境中,黃金能提供極具吸引力的投資組合對沖功能。
黃金是近年來表現最強勁的大宗商品之一,今年以來飆升近50%,超過1980年經通膨調整後創下的最高紀錄,自8月29日以來,黃金價格已上漲超過10%,強勢突破了第2、3季的交易區間(每盎司3200美元至3450美元)。

新興市場央行的黃金配置仍偏低
高盛分析師指出,一個催化劑是,各大央行在經歷夏季季節性低迷後,可能正在重新加速購買黃金,而投機性部位變動只能解釋近期金價突破的一小部分原因。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俄羅斯外匯存底被凍結以來,各國央行尤其是新興市場的央行,已將黃金購買速度提高5倍。
報告指出,「我們認為這是儲備管理行為的結構性轉變,預計短期內不會出現逆轉,我們基本假設是,目前官方部門加碼黃金的趨勢將持續3年。理由是新興市場央行的黃金配置仍遠低於已開發市場央行,且作為更廣泛多元化戰略的一部分,正在逐步增加配置。」
具體而言,高盛分析師表示,黃金買家大致分為兩類。報告稱,「堅定型買家傾向於持續購買黃金,無論價格如何,這基於他們對經濟的看法或為了對沖風險,這些買家包括央行、ETF和投機者。他們基於觀點的資金流動決定價格的走向。」
根據經驗,這些堅定持有者每淨購買100噸黃金,就相當於金價上漲1.7%。

「信念堅定」的個人買家加碼黃金
另一方面,包括新興市場家庭在內的機會主義買家,只有在他們認為價格合適時才會進入,分析師表示,他們可能在價格下跌時提供支撐,在價格上漲時帶來阻力。
經高盛研究,近期金價上漲主要反映「信念堅定」的個人買家正在加強採購,報告顯示,9月流入黃金ETF的資金量達109噸,該行的模型基於利率走勢預測的流入量僅為17噸。其中,投機性部位在過去1個多月的漲幅中僅能解釋約1個百分點,且在最近3周並未增加。這項「巨大意外」顯示,高盛之前一直警示的潛在上漲風險,即個人投資者將大量資金分散配置到黃金,「目前似乎正在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