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選|AI破滅擔憂捲土重來!黃仁勳吹大泡沫 遭疑「錢轉一圈回自己口袋」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輝達周一(22日)宣布投資OpenAI高達千億美元,繼宣布入股英特爾50億美元後,在極短時間內又再次出手引發高度關注。《彭博》分析指出,OpenAI和輝達在3年前引爆全球AI熱潮,如今再度聯手,推動AI狂潮進入一個成本更高的發展階段,而這項合作也迅速引發市場對AI泡沫擔憂。
周二(23日)、也就是輝達宣布投資OpenAI的隔天,輝達股價回落2.8%,回吐前市(22日)很大一部分漲幅,因為一些投資人開始重新評估輝達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案,認為這與網路泡沫時期的一些事件頗為相似;也有投資人質疑,這2家指標性AI公司,是否有足夠的能源來支撐他們的成長計劃。

輝達重金投資OpenAI遭疑自肥自家晶片 引發「循環投資」疑慮
輝達(Nvidia)周一宣布,將對OpenAI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協助這家ChatGPT開發商大規模建置搭載輝達晶片的資料中心。這項合作案也讓部分分析師質疑,輝達是否正透過大量投資來支撐市場、促使企業持續購買其產品。
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Stacy Rasgon在該交易公布後的投資人報告中寫道:「這項舉動顯然會加劇外界對於『循環投資』的疑慮。」
■你會想看:專家看輝達投資OpenAI:資金無性生殖 市場迎2000年來最大泡沫

無止盡的AI投資循環 「錢繞一圈又回自己口袋」
其實,自AI熱潮爆發以來,市場對輝達的這類疑慮就從未間斷。根據PitchBook資料,輝達在2024年參與了超過50件AI新創公司的創投投資案,而今年這個數字可能還會再創新高。
這些新創公司包括AI模型開發商與雲端服務供應商,往往會將所獲資金回頭購買輝達高價GPU。也因此,輝達千億美元投資OpenAI,令一些分析師質疑「錢繞一圈又回自己口袋」。
Stacy Rasgon更指出,相較之下,這筆對OpenAI的投資「遠遠超過先前所有案子」,因此「很可能會比以往引發更大擔憂,也(可能有其道理地)讓人質疑此舉背後真正動機」。Stacy Rasgon補充說,輝達表示這筆投資不會被用於任何「直接購買」輝達產品的用途。
■你會想看:傳奇空頭檢視「黃仁勳數學」 驚呆佈建AI簡直天文數字

OpenAI阿特曼示警:一些AI新創估值已不合理
微軟與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也曾對領先的AI新創企業進行策略性投資,以帶動自家雲端業務。但輝達在AI生態系中佔有獨特地位,目前幾乎壟斷訓練先進AI模型所需的高階晶片市場。因此,可以說輝達是目前整個AI熱潮中最大受益者。
然而,輝達與OpenAI的這項交易也發生在整個產業處於不確定階段的敏感時刻。越來越多產業內外人士開始意識到AI泡沫風險,類似25年前網路泡沫情況可能再度上演。
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也曾坦言,一些AI新創的估值已不合理,但他仍強調對AI長期潛力的信心,以及對相關基礎建設投入「數兆美元」必要性。

資金繞圈圈恐是泡沫前兆
透過與目前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建立更緊密合作關係,OpenAI可能獲取其目前作為虧損企業難以自行獲得的資金與運算資源。
Seaport Global Securities 分析師Jay Goldberg說道:「這有點像是父母幫你簽署第1張房貸保證。」他是少數對輝達給予「賣出」評等的分析師之一。Jay Goldberg表示,他也認為這筆交易有種「資金繞圈圈」味道,可能是「泡沫行為」徵兆。
他說:「在景氣好的時候,這種模式會讓一切看起來更好:成長更快、數字更亮眼;但是一旦景氣反轉,而這是一定會發生的,情況只會變得更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