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爆鴻海擬與日產汽車合資 在追濱工廠生產電動車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日媒《NIKKEI Asia》6日報導,作為日產汽車重組計劃的一部分,日產汽車正與台灣鴻海洽談,讓鴻海在其面臨關閉風險的1座日本工廠,生產電動車。

1位日產內部人士向《NIKKEI Asia》透露,這項潛在的合作,涉及日產汽車位於東京南部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追濱工廠。
截至去年10月底,該廠約有3900名員工。鑑於日產汽車的全面重組計劃,包括神奈川縣政府在內的地方政府,對該廠的未來表示擔憂。與鴻海合作可以讓日產汽車保護工廠及其員工,同時降低成本。

鴻海希望在追濱工廠,生產自己的電動車,而日產汽車可透過將剩餘生產線轉給鴻海來提高該廠的利用率。
鴻海正透過海外合資企業,迅速拓展其電動車相關生產業務。2024年,鴻海投資收購了德國汽車零件巨頭ZF旗下底盤子公司50%的股份。鴻海也考慮與日產合資使用追濱工廠。
日產於5月宣布,計劃將其全球最終組裝廠,從17家減少到10家。消息人士稱,在其位於日本的5家工廠中,追濱海工廠及其位於神奈川縣的子公司工廠,是候選工廠。
追濱工廠於1961年投入營運,是日產的主要工廠之一。其年產能為24萬輛,但由於日產銷量低迷,該廠利用率一直較低。研究公司MarkLines報告稱,去年該廠利用率為40%,遠低於80%的損益平衡點。

但如果關閉工廠需要裁員,日產將面臨高昂的成本。許多日產旗下的零件供應商都位於工廠附近,因此維持工廠運作也有助於維護公司的供應鏈。
佔地170公頃的追濱工廠,擁有重要的測試場地和碰撞測試場,並設有1個研究中心和1個可供汽車運輸船停靠的碼頭。關閉該工廠將迫使日產在其他地方建造新的測試場和設施,這可能會損害其為提高銷售量所需的新車開發。

《NIKKEI Asia》指出,鴻海於2019年宣布進軍電動汽車市場,並採取了以合約方式設計和製造汽車的模式。鴻海一直在日本尋找生產基地。
今年5月,鴻海簽署了MOU(諒解備忘錄),將向三菱汽車供應乘用電動車。鴻海還計劃向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供應電動巴士。將追濱工廠作為生產基地,有助鴻海發展與日本汽車製造商關係。
鴻海已表達了與日產進行幕後合作的興趣。鴻海的存在,是本田汽車和日產去年12月進入合併談判的原因之一。
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對鴻海參與日產的管理持謹慎態度,但如果合作能夠保障就業,就更容易獲得政府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