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環球晶董座徐秀蘭:半導體面臨關鍵材「武器化」 台灣須自主掌握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09/08 15:46
克里夫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今在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前記者會中,以「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挑戰與轉折」為題表示,全球半導體產業正面臨關鍵材料「武器化」的挑戰,產能集中與材料供應成為新風險,未來不僅是製程技術競爭,更要掌握關鍵材料如稀土、特氣、光阻劑及鎵等,確保供應鏈韌性。以台灣為例,疫情與天災暴露供應鏈脆弱,促使國際要求「Taiwan Plus One」乃至更多分散佈局。她強調,半導體產業必須從成本效率轉向本土化、自主掌握材料,並結合淨零與循環經濟策略,政府與業界需合作推動關鍵材料國產化及永續發展,提升產業穩定與競爭力。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蕭文康攝 zoomin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蕭文康攝

📌 本文摘要重點 (這是什麼?)

  1. 徐秀蘭指出半導體產業面臨關鍵材料「武器化」挑戰。
  2. 台灣半導體需推動關鍵材料國產化以提升供應鏈韌性。
  3.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需從成本效率轉向本土化與自主掌握。

關鍵材料變成武器化

徐秀蘭指出,關鍵材料的韌性及國際化,如何從國際化轉型到區域化或者本土化,甚至在前面都被提到了一個字,最多的在英文上就叫Weaponized(武器化),比方半導體的產能,1奈米、2奈米放哪裡,就被當成一個Weaponized,就當成一個特別的談判的武器及工具。

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其實在半導體如果往高的往長遠的來看,會看到系統和未來的應用,甚至看到10年,可能看到的量子電腦,這是往應用領域,看到的人形機器人裡面在這些應用領域,往微觀的看,有很多關鍵的小東西,事實上是也同步非常關鍵。

其中,如果一個產業沒有對關鍵材料有一定的掌握,事實上不知道哪裡會被卡住,它可能是一個很小的東西,可能是一個化學品、特化、某一個號數的研磨粉、或者是一個先驅物它都可能卡住你的產業。

SEMICON TAIWAN展前記者會。蕭文康攝 zoomin
SEMICON TAIWAN展前記者會。蕭文康攝

從製程到材料 半導體產業新卡點與台灣的韌性挑戰

未來卡住產業的,有可能已經不再只是有沒有1奈米的製程、2奈米的製程、有沒有很大的封裝產能及最先進的製程封裝,這些都依然十分重要,但是有太多關鍵原料,它也可能會變成新的卡點,所以今天主要談的是關鍵材料、關鍵韌性。

徐秀蘭說,我們現在台灣在半導體這個領域上,很多人都很努力的投入這個領域,所以我們在半導體裡面從台積電、日月光、聯發科到非常多產業都非常優秀,在國際舞臺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台灣的地位越來越被認為很重要,其實是在很多挑戰之後,被認為它很重要。

首先看到的是COVID的時候,我們被很多國家調查,我們是不是因為缺很多矽晶圓,那不管是地震也全球第一個先注意到,有沒有什麼車用的晶片把幾家公司卡住了,你的車子可能就會出貨出不來。

國際要求台灣+1必須前往海外布局

所以記得在那個時候,我們最常在這個天災疫情開始就被要求到Taiwan Plus One,在產業開始被問到Taiwan Plus One你可能不能只有台灣廠,你要有一個海外廠,不會萬一例如在2019至2020年很長一段封城中,貨出不來,所以在那個時候大家就開始考慮到說,我們需要Taiwan Plus One。

但是現在不只這樣的,台灣不只Plus One還不夠,被要求要更多的地方要佈局,到現在這個挑戰還在持續當中,台灣半導體這個產業的競爭,從你有沒有產能和有沒有技術,開始要求搬很多產能到他的國家來,可是不能只搬成熟製程,還要有產能及技術,接下來另外一個很新很關鍵就是有沒有關鍵材料掌握在手上。

關鍵材料才是真卡點 供應鏈韌性的下一場考驗

例如幾年以前日本對韓國曾經制裁幾個小的不得了的電子體產品,這些東西我們天天都在用,在園區半導體每個人都很熟,當然不知道說原來最主要的都在某少數的國家,這些關鍵材料關鍵材料它比製程更複雜,包括難囤積,還有稀土也是關鍵材料的一部分,這些東西都是要的量不大,但沒有就做不出來。

所以這些以後關鍵材料跟我們供應鏈的韌性,即使你掌握有哪幾個國家的材料,但是如果正好是一個國家停電、地震,貨還是運不出來,所以以後我們除了產能技術之外,還有許多關鍵材料,也跟我們未來的產業的韌性有很高度相關。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蕭文康攝 zoomin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蕭文康攝

關鍵材料包括稀土、特殊氣體、碳化矽及鎵等

到底有哪一些東西是關鍵材料?徐秀蘭認為,大家第一個想到大概是稀土,這些都是在半導體製程當中會用到,還有一些高純度光阻劑、SiC符、Ca、ALD前驅物、研磨液、電子級化學品、特氣及特化等。還有稀有氣體包括氖、氪、氙等。

所以各國也都開始要求你要錯開,就是要非中化,但是你如果要非中,然後又有國家要你非中非美,其實剩的沒有多少國家,台灣就是關鍵的國家之一。

另外提到Ca(鎵)大家知道最近這幾年砷化鎵、氮化鎵,這些有好多產品都應用領域都很好,但是全世界目前鎵的產量最高第一名的就是中國,大概90%在中國的手上。目前所有的鎵 出口是需要出口許可證,如果哪一天這個東西出問題,那我們就很多產業就會被影響到。

台灣必須自主掌握關鍵材料

徐秀蘭強調,所以這些都是我們未來都會要考慮到的,我們整全球除了從以前從技術從產能接下來會遇到的問題,就是對於關鍵材料的掌握度,是不是在手上有沒有稀土、特氣及特化等,你的國家能不能掌握,或者能不能掌握到友好國家它是穩定供應,這些都非常關鍵。

我們整個經濟就從過去的韌性就是你只要成本控制的很低,然後及時出貨,過去就是就會選擇廠的大小、成本經濟比較,到現在漸漸會往本土化,開始考慮到的是怎麼樣做淨零、怎麼做循環經濟,各方面都會從這個地方做調整,所以這個是真正的有韌性的同時,其實經濟效率也就跟著下跌,成本是墊高的。

市場目前的趨勢就是希望整個產業能夠在地化,每個國家自己都能夠自有,關鍵材料能夠有一定程度的掌握,這是很關鍵的,所以我們如果後續要真的做到讓供應鏈很永續,讓你的關鍵材料能夠掌握在手上。

環球晶圓大樓。翻攝官網 zoomin
環球晶圓大樓。翻攝官網

材料自主新戰略 政府與產業攜手打造永續半導體

我們有許多角色是政府要做也有業界要做,這個所謂政府的角色也就是說,包含政府看這樣能夠鼓勵有很多關鍵的不能少的材料,在台灣自己能夠漸漸逐步能夠做起來。

像現在對於溫室氣體有影響的這些都是被各國列為現期就要找出替代的氣體,替代的化學品,這些東西都有很多要做國際合作,強強聯手,很好的案例就是台灣在業界有很多公司開始在做再生光阻劑,還有再生的氣體,有很多很好的化學公司來做再生,這些都是很對的方向,整個半導體未來就是會往這樣的方向。

我們材料自主率希望能夠逐步提高,尤其是很容易被卡住的,我們要不就自己有,要不然就要掌握到有了那個公司的策略關係,然後能夠跟永續能夠整合,而且整個台灣的半導體不僅要強還要穩而且要永續。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矽晶圓 # 徐秀蘭 # 環球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