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核災演習4|核災來襲躲室內!SOP一次看 食物封閉、入內先沖水
【記者王良博、林林/屏東報導】今年核安第31號演習近日在核三廠及附近地區舉行實兵演練,過程中安排疏散等民眾參與環節。對於如果發生核災,附近民眾該如何應對,核安會說,當民眾收到核子事故通知,不必急著逃跑,而是要先躲進室內,鋼筋水泥建築物可以阻隔8成以上輻射,接著要留意最新訊息,倘若事故持續惡化,會啟動預防性疏散。

核安演習有居民參與
今年核安第31號演習的實兵演練於9/9至9/11,在核三廠與鄰近地區及屏東縣枋寮鄉展開,模擬大地震導致核三廠內的電力流失,導致核子事故。演習也包含民眾防護行動演練,包含疏散至指定地點、旅宿業者收容、弱勢族群撤離等。
核安會保安應變組副組長林貞絢表示,如果核電廠發生事故造成輻射外釋,民眾必須配合室內掩蔽、預防性疏散等防護措施,過程中會牽涉安置、輻射污染檢查等作業,因此演習中必須納入附近居民的參與。

第一階段:勸離遊客
對於萬一發生核子事故,附近的居民該如何應對,林貞絢說,核子事故不同於大地震、海嘯,是有時序性的,當電廠一開始發生事故,但尚無輻射外釋時,屬於「緊急戒備事故」,實際情況可能是反應爐發生異常或核電廠失去外部電力而無法正常運作等。
此時因事故範圍還限縮在核電廠內,因此不會對民眾發布警報,但會把勸離周邊遊客,並將附近遊憩場所關閉,原因是希望將道路路權等應變資源,保留給當地民眾,與此同時,核子事故的緊急應變計畫區範圍內,除了救災人員、救災車輛,會實施只出不進的方式管制。

第二階段:居民躲室內
如果核子事故未能順利控制,事故就會進入「廠區緊急事故」階段。林貞絢說明,此時雖然還沒有輻射外釋,但會透過村里廣播、核子事故警報站、警局民防廣播等管道,向民眾發布通知,甚至會有廣播車輛、垃圾車巡迴廣播,通知民眾。

林貞絢指出,民眾接到核子事故發生的警報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室內掩蔽」,應該儘速進入室內,並關好門窗,也將空調調整為室內循環,若從室外進入室內,也要洗手、洗臉。至於開車民眾,一樣要關好門窗,盡快到室內。
她解釋,洗手、洗臉可以清除掉大部分的輻射塵,而台灣的建築物多為鋼筋水泥結構,可以阻擋80%以上的輻射。

第三階段:居民預防性疏散
倘若核子事故持續惡化,可能造成輻射外釋,林貞絢說,此時會進入「全面緊急事故」階段,會採行弱勢族群及核電廠周邊3公里內居民的預防性疏散,首先會疏散身心障礙者、視障者、聽障者等較為需要幫忙的族群,再來則是疏散核電廠3公里內的居民,其他民眾則視事故發展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預防性疏散。
她也提到,地方政府會有疏散避難規劃,除了核子事故,也會用於其他災害,要疏散到哪裡、營區或體育館等可能的收容場所如何準備、疏散民眾的登記編組等分工與規劃,都是核安演習的重點。

至於民眾疏散時,可能需要從室內走到室外,此時是否需要準備特定的服裝,以阻絕輻射,林貞絢表示,民眾預防性疏散原則上會是尚無輻射外釋時進行,也就不需要有特定的防護,如果已經有輻射外釋,政府單位會評估,是否需要讓民眾立即疏散,且輻射外釋不是連續性的情況,不同地區的輻射劑量會受到風向等因素影響,可藉此加以評估、監測,讓民眾在安全情況下疏散,也能配合道路情況等,規劃妥善的疏散動線。

面對核災「停看聽」口訣
整體來說,林貞絢表示,民眾面對核子事故,可依照「停看聽」口訣應對,「停」指的是停在室內,「看」是指要看最新的訊息」,「聽」則是指聽政府指示進行行動。
相關新聞
434萬人贊成核三重啟 你必須知道的核安事件!屏東海陸空實兵演練
直擊核安演習1|首見燃料撞擊輻射外洩 核三廠防311重演大挑戰
直擊核安演習5|核三廠方圓16公里輻射偵測 出動履帶無人車查擴散
圖輯|最近核三廠的日子! 恆春核災演練:疏散、除污、輻射偵測全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