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鼎自結獲利9月單月虧轉盈 綠能事業布局持續推進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桓鼎因有價證券於集中交易市場達注意交易資訊標準,應主管要求公佈自結獲利,9月自結合併營收為2.76億元,年減13.02%,稅前盈餘239萬元,稅後純益歸屬母公司業主156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03元,較去年同期呈現虧轉盈。
集團整體營運虧損收斂推升9月自結損益轉盈
桓鼎也公布第3季自結財報,單季合併營收7.61億元,稅前虧損2022萬元,稅後純損歸屬母公司業主2961萬元,每股稅後虧損0.65元。
桓鼎表示,9月自結損益轉盈,主要是因為中國內銷金屬建材業務訂單認列組合優化,收斂集團整體營運虧損包袱,同時公司仍積極全力衝刺綠能事業轉型,包括旗下新型分散式儲能牆系統B.E.S.T(Buima Energy Storage Tile)在歐洲市場推進順利,預計於年底前於荷蘭地區新增兩座EV充電示範案場,持續提升儲能牆系統產品於海外能見度與應用場域,再加上應用於智慧穿戴裝置、低軌衛星等電池模組應用訂單陸續放量,挹注整體營運良好成長動能。
歐洲地區儲能牆專案逐步落地
展望第4季,桓鼎表示,隨著中國內銷金屬建材業務已逐步淡出,但旗下綠色能源業務動能提振,包括歐洲地區儲能牆專案逐步落地,加上電池模組業務訂單增溫及國內公共工程案持續推進,有望創造未來營運正面加分效果。
桓鼎強調,經歷營運結構調整與事業轉型後,集團已進入穩健發展階段,未來將持續強化財務體質與現金流管理,穩健朝獲利成長目標邁進。
布局儲能上游原料電池模組
桓鼎也朝向儲能上游原料電池模組布局,轉投資佐茂已於10月30日以每股27元登錄興櫃。佐茂專注於鋰電池模組的研發與製造,公司積極佈局低軌衛星與無人機電池模組市場,其中全台首條專供低軌衛星的模組產線已在9月量產,10月將放量,預期今年營收比重約3%,明年將挑戰2位數。
佐茂深耕電池產業近30年,因工業醫療領域對電池模組的高規格要求,淬鍊出深厚技術底蘊,也因此有實力布局BBU、儲能系統、低軌衛星、無人機等高門檻市場,用技術量能奠定切入高成長潛力應用之基石,並均已開始為佐茂貢獻營運動能,佐茂每顆低軌衛星模組在製程中均有經過衛星軌道模擬測試,並擁低軌衛星Pack專用產線,布局開花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