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個別總額第二季預估點值出爐 石崇良:成效不錯、未見人球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健保今年起在六大分區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制度,除台北區在第二季上路外,其餘均為第一季上路。第二季預估點值近期出爐,經分階段折付後,全國各分區醫院點值達1點0.9741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點0.9456元。

為了落實分級醫療,健保署今年實施個別醫院總額,並且要求醫學中心門診營收占比不得高於55%,目的是希望醫學中心加強急重症、住院的照護,會搭配急重症的健保支付標準。
在分區共管分階折付的架構下,成長愈高折付就會比較高,在不同分階成長點數帶入不同點值核付,石崇良說,第0階點值為100%、第1階點值為75%、第2階點值為50%、第3階點值為25%,第4階點值為0元,也就是不予給付,這才是所謂的「斷頭」。

談Q2預估點值 石崇良:目前反應都不錯
石崇良今表示,第二季個別醫院總額初步成效良好,雖台北區點值尚未達到1點0.95元,不過和過去的1點0.88相比,成效還是不錯的,且包含台大醫院在內,很多醫院的個別點值都超過1點0.9元。
健保署統計,經分階折付後,第二季的全國各區預估點值為,醫院1點0.9741元,高於去年同期的0.9456元;牙醫1.0104高於去年的0.9677;中醫0.9550高於去年的0.9290;西醫基層0.9446,雖高於去年同期的0.9150,不過仍未達1點0.95元門檻。
石崇良說,目前觀察醫院的反應都不錯,也沒有出現外界先前擔心的人球事件,或病人照顧上變得困難等,就連第二季才加入的台北區,現在走下來也都有算有信心。

洪子仁:健保費將是新任衛福部長要面對的挑戰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點出,在醫院未改變任何醫療行為的情況下,台北區第一季結算的點值達0.9366,預估第二季的表現會更好。
洪子仁解釋,如第二季點值以0.94推估,和去年同期的0.88相比,增加0.06,對年申報量達新台幣60億元的大醫院來說,相當於1季增加9000萬收入。
洪子仁說,如此一來,就算醫院不改變醫療行為,也能提升收入面,呼籲接下來2年的健保總額成長率也維持5.5%以上,避免出現限診、減少開刀等醫療排擠現況,是「良性循環的開始」,因為財務韌性提高,醫院更有底氣替醫療人員加薪、增加人力;如果連續4年的總額成長率都達5.5%以上,台灣的健康投資就有望追上韓國。
目前內閣面臨改組,衛福部長可能換人,洪子仁也向新任部長提出建言,在醫療支出持續增加下,如何處理一般保費與補充保費的調整,將是勢必得面對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