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外界疑馬太鞍溪堤防早已損壞成釀災主因 水利署今晚嚴正澄清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針對外界質疑「馬太鞍溪堤防早已損壞,為此次致災原因」一事,水利署今晚嚴正澄清,經查並非屬實。該堤段為馬太鞍溪右岸光復3號堤段,於2024年10月康芮颱風時受損,已由第九河川分署114年7月完成修復,此次在堰塞湖溢流中沖毀,主因是溢流量超過設計流量所致,並非事前存在缺失。

依行政院指示,馬太鞍堰塞湖由農業部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主責因應,並針對「壩體狀況及風險推估」、「工程因應對策研擬及推動」及「疏散撤離因應對策研擬及推動」等三方面工作。水利署也與花蓮縣政府、交通部公路局等單位合作,於颱風來臨前完成下游防減災整備,包括堤防加高(固)、覆土培厚、開口堤封堵,以及預布鼎塊與移動式抽水機。
水利署表示,今日晚間6點前,已完成光復鄉佛祖街溢淹水流封堵,確保當地居民安全無虞。未來工程方面,將在2周內搶修完成第一道土堤防線,年底前完成加強加固,2026年4月底完成堤防修復;河道清疏部分,年底前可清除100萬立方公尺土石,明年汛期前可累計達300萬立方公尺,2026年底前累計完成600萬立方公尺,以降低未來洪水風險。
在堰塞湖溢流後,行政院於9月24日成立「前進協調所」,水利署署長立即趕赴災區,並動員所屬14個分署,調派152部重型機具及支援人力237人。水利署強調,將持續與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合作,加速災後重建與防洪防災,守護民眾安全,讓居民能安心恢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