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太子詐團在台狂掃豪宅成洗防破口 房仲業者指「億來億去」易被當洗錢工具

出版時間:2025/10/22 18:50
財經 地產房市
林巧雁 文章
陳志的太子集團在台隱身豪宅「和平大苑」當洗錢據點。知新聞製作 zoomin
陳志的太子集團在台隱身豪宅「和平大苑」當洗錢據點。知新聞製作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柬埔寨太子集團(Prince Group)陸籍創辦人陳志,在柬埔寨詐欺犯案被美國列入制裁清單,他不僅在台灣高調買11間豪宅洗錢,又被內部人A走9億「黑吃黑」,不禁也讓外界質疑,台灣在洗錢防制上是否出現漏洞?對此,金管會表示,已掌握相關資訊,針對個案申報洗錢防制法,因為洗防法有要求保密,檢調已在調查中,不便說明。

隨著太子集團遭美國起訴,台灣也有9家公司與陳志相關被列入制裁名單,其中聯凡、聯凡貳、睿督、博居、博居貳、澄碩、邁羽、鳴灣等8公司更在2019年密集以每坪190萬至220萬買進和平大苑豪宅11戶,等於一口氣砸逾38億狂掃豪宅,因為代表人都是同一人,當時就引發市場議論,究竟誰有這麼大的手筆,甚至有人質疑是中資繞道來台炒房,如今答案揭曉,竟是詐騙集團透過僑外資身分,來台買豪宅洗錢。

太子集團在香港也用同樣的手法進行洗錢,《香港01》10月22日披露,陳志利用香港洗錢的時間線長達9年,多次以山頂豪宅別墅抵押借款,且每次都在短短幾個月後全數歸還,手法極不尋常,據了解,陳志利用香港洗錢的時間長達9年,手法為先買豪宅再控制上市公司,目前在香港還擁有價值港幣43億元(約170億元台幣)的房產。

豪宅資金去化快、容易被當洗錢工具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說,豪宅的特色是資金去化很快,「億來億去」,因此很容易被當作洗錢的工具。以實際操作手法來看,匯進銀行的資金會先轉過一層,比如先去買股票或是虛擬貨幣,因為銀行超過50萬元的大額匯款都會詢問,資金來源就可以跟銀行解釋,金流是投資所得「不算洗錢」,公司操作上,則可以向銀行貸款分期還,但也不會20年才還,可能2~3年就還款。

銀行業者表示,若外資公司經過登記核准,銀行依據公司登記提供的資本額等項目,給予開戶也算合理,檢調要求可疑資金須回報,銀行也都有遵循,不過,如果僑外資以購置豪宅洗黑錢真的很難防範,就連本國人買豪宅也有一些非真正需求目的,而是把它當作洗錢工作,更何況是僑外資更難查核。

僑外資匯入款項若有合理原因銀行不會過問太多

至於台灣太子不動產投資公司前負責人張剛耀受託在台管理9公司,3個月內盜走其中4公司逾9億元公款,且多次單筆轉匯金額高達上千萬美元,遭台北地檢署發布通緝。

銀行主管說,理論上,僑外資公司的資金來源,多是由國外自備資金匯進來,或由其他銀行匯入,如果直接以現金存入,銀行通常都會詢問,但只要僑外資有合理的理由,銀行也不會過問太多。

某銀行高階主管說,如果企業不貸款,不太可能要求提供公司內部資訊,而且若不借款,也沒有更多文件可讓銀行判斷,比較難取得公司更多詳細的資料。

對於詐團拿現金買豪宅、辦公室,雖然事後來看應該是藉此消化詐騙資金,透過買房消化,把錢洗乾淨,不過,銀行主管認為,如果一開始就拿到公司大小章轉帳匯款,代表取得公司的匯款權利,銀行雖會詢問一些問題,若有合理的說明,銀行一般都不太可能阻擋。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柬埔寨 # 太子集團 # 詐欺 # 豪宅 # 金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