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台積電證實美國撤銷南京廠VEU 專家卻說衝擊遠低於三星及海力士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日前美國政府宣布將撤銷三星及海力士在中國廠的「驗證後最終用途」(VEU) 授權,震撼記憶體市場,台積電(2330)昨晚也證實南京廠VEU將在年底撤銷,將與美國政府溝通致力於營運不受影響。專家分析,由於三星及海力士在中國大陸生產比重約3~4成,衝擊較大,台積電南京廠屬16/28奈米相對成熟製程,且去年營收僅佔2.38%、獲利佔2.14%,影響程度較輕微,同時南京廠還是可以繼續營運,短期內不會有影響。

台積電證實南京廠VEU授權年底終止
台積電受到南京廠VEU將在年底撤銷的利空消息,周二ADR盤前一度重逾3%,開盤後跌幅收斂至1%上下震盪。
台積電表示,「公司已接獲美國政府通知,台積電(南京)有限公司目前的「驗證後最終用途」(VEU) 授權將於2025年12月31日撤銷。我們正在評估情況並採取適當的因應措施,包含與美國政府溝通,以致力台積電(南京)營運不受影響」。
南京廠以16/28奈米為主月產能約4萬片
台積電最近一次大手筆加碼南京廠是在2021年4月22日董事會通過約800億元、擴增28奈米製程產能案,完成後28/22奈米月產能將達4萬片,主要應用在車用晶片等相關需求。台積電當時說明,南京廠擴產是因為有現成廠房,可以最快速度完成產能建置並量產,並非是因為台灣缺水缺電的問題、才導致要把產能外移至中國大陸。
法人分析,台積電南京廠2024年營收約690億元、獲利250億元,佔全年整體營收2.89兆元僅2.38%,佔稅後純益1.17兆的2.14%,南京廠雖有穩定的營收和獲利貢獻,但比重不高,客戶多集中於當地的企業。

三星及海力士中國佔比3~4成影響較高
對此,微驅總經理吳金榮日前也認為,美國政府撤銷南京廠設備授權,無論產能或營收佔整體比重不到3%,對台積電未來營運影響不大,若南京廠要引進新的設備就要跟美國商務部逐一申請,但台積電南京廠16奈米製程未來基本上只會維持可維修狀態,不會再去引入更新的設備及增加新的製程。
至於美國政府此次撤銷多家半導體企業在中國廠的VEU目的,主要是三星和海力士在中國產出DRAM及NAND佔比3~4成,未來可能促使記憶體價格上漲,之後在美國施壓之下,三星及海力士有可能進一步將產能遷出中國大陸,回到韓國或赴美國等其他地區生產,這都是美國祭出此措施的目的之一。
經濟部指不影響台積電競爭力
經濟部則發表聲明指出,美國產業安全局(BIS)上周也宣布取消兩家韓國公司VEU,包括三星及海力士,評估此舉應非針對台積電或特定廠商。由於台美半導體供應鏈關係極為密切,且美方持續加強半導體管制措施,國內業者應持續強化出口管制之法遵作為,以保障權益。
據了解,三星 DRAM 約 2 成產能在中國,海力士約 4 成,而台積電目前於中國僅有南京廠涉及美國 BIS 管制項目(16 奈米),評估占台積電整體產能僅約3%、未來可能持續降低,且占整體台灣半導體生產比例更低,評估不影響台灣整體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