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漢來美食開店策略 「質大於量」精準開店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09/14 08:45
林巧雁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以飯店起家的漢來美食連續3年成長高於整體餐飲市場,開店策略為「重質大於重量、精準開店」。今年前7個月營收逾41億、成長超過5%,去年EPS首度超越10元達10.06元,今年上半年EPS為6.15元。

buffet島語進軍高雄。漢來提供 zoomin
buffet島語進軍高雄。漢來提供

漢來已有19品牌、52門市

漢來分析法規對獲利的影響程度,電費10年調漲35.4%,漢來指出,對2025年EPS影響約0.56元。基本工資10年調漲42.9%,對EPS影響約0.35元。此外,碳費率2025年生效,預估對未來EPS影響約0.43元。

多品牌已成為各大餐飲品牌的目標,從飯店起家的漢來美食2017年上櫃,策略為開展多品牌,至今已發展至52間門市、19個品牌,包含中餐10品牌、31間店與西餐5品牌、11間餐廳。因此針對不同商場、飯店,挑選最適合的品牌進駐,跨足中式、西式、日式等餐點,價位從400多元到超過2000元的高級料理都有。

2023年底推出的中高價位吃到飽Buffet品牌「島語」,1年業績上看5億元,在高雄漢神百貨的二店開幕不到1個月即貢獻千萬營收。品牌初期較難發揮規模經濟,店數少淨利較難拉高。財務長柯柏良指出,以利潤率來看,名人坊與島語8~10%、漢來軒與上菜7~9%、蔬食10~12%。

「漢來上海湯包」為利潤率最高的品牌。陳卓邦攝 zoomin
「漢來上海湯包」為利潤率最高的品牌。陳卓邦攝

上海湯包8家門市利潤最高

上半年西式餐食佔比43%,中式餐食佔33%,宴會佔21%,其餘為其他。以品牌分析,漢來海港為主力,占比33%、島語8%、宴會廳21%、名人坊10%,漢來上海湯包及上菜各占6%與4%,其餘為其他。

漢來美食董事長林淑婷日前在法說會上表示,隨著店數增加,品牌的設計費用、食材規劃與採購費用,還有硬體投資,都能達到更有效的經濟規模,以最多店數的漢來上海湯包(8間門市)來說,有13~15%的營業淨利。

「漢來海港」桃園台茂店將改由buffet「島語」取代。漢來美食提供 zoomin
「漢來海港」桃園台茂店將改由buffet「島語」取代。漢來美食提供

明年展店營收可望貢獻逾10億

12月下旬島語預計還會在桃園台茂購物中心開出第三店,明年上半年在台中洲際購物廣場與台北大巨蛋2.3~2.4億投資的遠東Garden City將開出的7間新餐廳,估計明年再多貢獻至少10億營收以上。

漢來也規劃在新北汐止投資11億元,興建7層樓的中央工廠與研發中心,預計2029年完工,每年可產生6億產值,能強化品牌門店的營運效率、加速集團展店步伐,研發中心也能強化冷凍宅配、外帶食品等電商零售布局。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漢來美食 # 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