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颱風生成!估中颱上限「被掃到後果慘」 專家:又強又大怪物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原位於關島附近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今天凌晨2時發展為輕度颱風鳳凰,預估將達中颱上限。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以「又大又強的怪物」來形容,並指「鳳凰」強度和規模不容忽視,如果不小心被它掃到,後果一定是非常慘烈。
位於關島西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今天凌晨2時發展成第26號颱風「鳳凰」,預計下周一會移動到呂宋島附近,在下周二之後將會影響到台灣附近的天氣,至於程度的大小要視後續路徑而定,目前不確定性仍大。
今天(6日)東北季風減弱,水氣減少,迎風面降雨區域縮小,只有在大台北地區及宜花有局部降雨機率,台東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桃園以南多為晴到多雲的天氣;氣溫方面,北部及宜蘭高溫回升至27-28℃度,而中南部及花東可來到28-31℃度,感受溫暖舒適,不過各地早晚仍偏涼,低溫普遍為21-23℃,早出晚歸還是要加件衣物。
專家示警:又強又大的怪物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在「林老師氣象站」中指出,在秋末之際,西北太平洋海域還能出現如此強度、如此規模的熱帶擾動,的確要更加提高警覺、小心防範。
他並指出,今晨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就估計,鳳凰颱風在巔峰時期的強度,平均風有110KT,陣風也有135KT,已經踏上強烈颱風等級的門檻;而7級暴風圈半徑高達280nm。日本氣象廳(JMA)也預判,鳳凰颱風巔峰時期的強度,平均風在90KT,陣風在130KT,也在中度颱風上限的等級;而7級暴風圈半徑高達220nm。我中央氣象署今晨02時的最新颱風情資,鳳凰颱風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 48 公尺(接近96KT),瞬間最大陣風每秒 58 公尺(接近116KT),也在中度颱風上限的等級;而7級暴風圈半徑更高達300nm。「想想看,這麼又強、又大的劇烈天氣系統,如果不小心被它掃到,後果一定是非常慘烈。」
下周一起變天 挾「暴風及大量致災雨」威脅台灣
中央大學大氣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撰文分析,最新模式模擬顯示,下周一(10日)鳳凰外圍環流逐漸接近,北部及東半部的降雨逐漸增大。下周二、三(11、12日)各地慎防鳳凰挾「暴風及大量致災雨」的威脅,模式仍有「不確定性」,需密切觀察。下周四(13日)下午鳳凰減弱遠離,天氣由南而北、先後好轉。
吳德榮表示,最新(5日20時)歐洲(ECMWF左圖)系集模式模擬顯示,鳳凰的系集平均路徑(粗黑線)經呂宋島北部後北轉,侵襲台灣,各別模擬路徑分布在兩側,但已較先前收歛,顯示預測路徑的「不確定性」也比較縮小。最新(5日20時)歐洲(ECMWF)模式12日08時模擬圖顯示,鳳凰中心已在台灣西南方海面,受呂宋島、台灣地形及部分中緯度空氣的影響,其強度有由顛峯而漸減弱的趨勢,但仍挾「暴風及大量致災雨」威脅台灣,絕不可小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