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方董總專訪2/揭秘造價35億LY2大樓 可抗7級強震、還有軍規級防護設備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矗立在內湖舊宗路上的是方最新機房大樓聯雲智能資料中心(LY2),外觀看來不起眼,但透過8根特殊的抗震阻尼器結構,讓整棟大樓彷彿像是浮在地面上,除了有7級抗震功能,就連地下停車場入口,都特別安裝軍事等級防撞升降柱,就是為了打造守護AI算力的安全堡壘。
透過阻尼器吸收地震震波
《知新聞》記者直擊是方斥資35億打造的聯雲智能資料中心,從建築、水電供應等都做了完整解決方案,該棟大樓規劃地下2層、地上7樓,每層樓都挑高達6公尺,而且每平方公尺的耐重達2000公斤。大樓從一樓開始,就有特別設計,首先在地下停車場入口,特別安裝軍事等級的防撞升降柱,可有效防阻有心人士企圖闖入。
是方聯雲智能資料中心在防震設計的理念,不是減震、制震,而是隔震,在地下1樓因為有不同的管線,多數地方幾乎無法讓人直接站立,穿越過幾道管線之後,是方機房工程人員介紹著總長約4公尺的油壓管,就是所謂的抗震阻尼器,它的功用,用來吸收左右晃動的地震,而旁邊的鋼捲,作用則是吸收地震的上下震動,兩兩一組,在是方的地下室中共有八組,可有效吸收地震震波。
LY2貨梯承重達3500公斤
是方機房工程人員表示,雖然現在的AI伺服器對一般地震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是對機房業者來說,提供給客戶安穩、安全的空間更重要,降低地震的衝擊,也是主要的任務之一,更何況,現在一台AI伺服器價格動輒就是300~400萬美元(約9270萬~1.23億台幣),如果進駐數量較多的話,等於裡面的AI伺服器價值比整棟大樓還高。
整棟大樓的機房樓層,設計上也有巧思,首先,在機房的入口設計一個跟一般工廠類似的卸貨碼頭,讓運送機械可以輕鬆將AI伺服器送入機房。是方表示,現在的伺服器重量已經不是人力可以搬運,通常要用機器搬運,有了卸貨碼頭,就可以輕鬆將伺服器搬入機房。
為了讓搬運機跟伺服器能同時進到機房,是方聯雲智能資料中心的電梯也是深藏不露,相較於一般電梯每台的承重多在1000公斤左右,但是是方電梯則是大力士,每部客貨兩用電梯可以承重2500公斤,而貨梯甚至是可以承重3500公斤。
相關新聞:
是方董總專訪1|AI浪潮下的機房革命 LY2「三高三快」優勢成致勝關鍵
是方董總專訪3|行銷腦遇上技術魂! 邵泓嘉、劉耀元雙箭頭改寫AI機房新篇章
AI伺服器散熱需求大 水冷系統就位
在機房內部,則是採用「上電下水」的設計,也就是電力供應是在走上方管道,用水管路則是在地板下方。由於AI伺服器都採用水冷散熱,加上機房內不止有一台AI伺服器,因此是方特別設計兩套熱水及冷水管路,在一般狀況下,是一套運作、另一套備援,如果AI伺服器的散熱功耗更大,兩套管路也可以並聯,增加散熱功能。
眾所皆知,AI伺服器對於電力的要求相當高,為了因應電力需求,是方也規劃12台發電機,所需要的柴油儲存槽,也在一樓,最多可儲存128000公升,足供發電機2天使用。大樓供電方面,市電部分總電力供應可達20MW,分成南北面各10MW,有2套迴路,一方面強化備援機制,同時也方便保養維修。
為了增加電力備援系統,聯雲智能資料中心大樓在頂樓也規畫12套發電系統,每座發電機都配有防音箱、滅火設備,將噪音壓在65分貝到80分貝間。值得注意的是,頂樓還安裝數十個避雷系統,避免整棟大樓因為打雷閃電受到干擾。
另外,是方在大樓的節能設計也不馬虎,董事長邵泓嘉表示,我們大概從幾個方向去做,第一就是能源署有要求每年要降低1%,這點我們有做到;第二個是像聯雲智能資料中心大樓,因為AI機房本來用電量就很大,但這棟大樓是綠建築 ,不論在隔熱等各方面都符合綠建築規範的AIDC機房。第三則是著手進行ISO 50001的認證,希望透過這樣的認證,更善盡ESG跟企業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