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獨家|黑水襲村!民宿業者驚見「手漂過」 災後半夜聽喊「水來了」嚇醒

出版時間:2025/10/04 14:46
社會 突發現場
Alex 文章
光復洪災發生後,民宿業者忙著清除園內淤泥廢棄物。李柏毅攝 zoomin
光復洪災發生後,民宿業者忙著清除園內淤泥廢棄物。李柏毅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林志青、李柏毅、吳慧玲/花蓮光復鄉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災,造成光復鄉嚴重死傷。位於重災區中學街附近的民宿業者和多數居民一樣,在志工和國軍協助之後,全家人正努力站著、一起清理家園,期盼早日回到惡水來前的生活。

回想事發當天大水迎面而來仍心有餘悸。民宿業者曾先生說,當時洪水瞬間淹過肩,他急躲入民宅避難,同時還有4名男子一起衝進去躲,疑似看見1隻高舉的手從眼前漂過,水流湍急,當下大家不敢出去,等水降到腿部高度,才發現有名婦人緊抱著電線桿,幾名男生才手拉手接力出去就人。拿出事發當時拍下的洪水影片,重複聽著猛浪刺耳拍打聲,還是令人心驚,面對這場重毀家園的災難,曾先生跟妻子苦笑說,「人沒事就好了,東西再賺就有。」

鄰居驚呼「水來了!」 急躲民宅避難

民宿原本有的景觀池塘,今已被淤泥覆蓋,積土半尺高,當天一樓淹水58公分高,昔日飼養30多隻雞,今剩5隻。曾先生回想23日當天下午,原本坐在客廳滑手機,突然聽到對面鄰居大喊「水來了!水來了!趕緊拿東西,趕緊走!」才走出去看,泥水就從前面「敦厚路」流進來了,趕緊移車到光復高職,等到轉進巷子時,水已淹過肩膀,許多停放車輛也漂浮水中,瞥見民宅沒鎖,趕緊跟著其他居民躲進去。

曾先生每天都回到民宿進行善後。李柏毅攝 zoomin
曾先生每天都回到民宿進行善後。李柏毅攝

目睹民眾遭沖走 手鏈救抱桿婦

曾先生表示,隔著玻璃門,看到水面疑似有1隻手高舉著,隨著泥水往下個路口漂走,當下很緊張,趕快跟其他避難居民說,「好像有一個人被流走了」,後來看到電線桿旁有個婦人緊緊抱著,等到水位降下來的時候,就跟一起避難居民,用手拉手人鏈方式把婦人拉過來。

馬太鞍洪災國軍協助救災。李柏毅攝 zoomin
馬太鞍洪災國軍協助救災。李柏毅攝

中學街災後發現2名罹難者遺體,因道路淤泥難行,曾先生說,因家中鞋都被沖走,隔天一早掛個拖鞋、赤腳走在泥濘中到大路才找到接應的親戚,事發2、3天都沒有物資送入,也沒有鏟子超人抵達,後來是運氣好,路上塞車停車時遇到一名年輕女志工正在找地方協助,才帶她進入協助家園,該名女志工協助他們去車站帶更多志工來幫忙,還去拜託附近開山貓的大哥也來挖,總算挖出一條能走的路來。

後續又有國軍弟兄協助挖水溝,讓他感激不已,指著屋內順暢的水溝,頻說國軍真的很好,很幫忙,跟班長說清楚需要幫忙的地方,國軍埋頭苦幹,非常努力完成,還好有國軍。

長子利用下課之餘返家協助清淤。李柏毅攝 zoomin
長子利用下課之餘返家協助清淤。李柏毅攝

半夜喊「水來了!」 災民徹夜未眠

馬太鞍溪堰塞湖從溢流到潰壩,每次水位上升,彷彿敲響光復鄉居民惡夢重演的警鐘。曾先生說,26日凌晨1時許,聽到有人拿麥克風在中學街喊「水來了!醒來的人叫睡著的人起來」,等到走出查看,沒有見到任何逃難居民,那晚就再也沒睡著了。

民宿飼養的鵝沒有損失,但民宿財物損失慘重。李柏毅攝 zoomin
民宿飼養的鵝沒有損失,但民宿財物損失慘重。李柏毅攝

街上誤傳「水來了!」 客房擠滿避難民眾

27日水位再次上升,曾太太還記得聽到有人喊,「水來了!水來了!」也許是洪災記憶猶新,眾人急忙垂直避難,直接往民宿2樓跑,見到乾淨客房滿是眾人腳底淤泥,曾太太說,「我心都涼了」,但考量人命關天,也只能放下,結果最後又是誤傳。

業者原本飼養30多隻雞,今剩5隻雞。李柏毅攝 zoomin
業者原本飼養30多隻雞,今剩5隻雞。李柏毅攝

國軍加入救災進度倍增 災民感念在心

2日下午採訪當天,民宿外堆滿淤泥廢棄物,高度都超過1個人的身高;近日在國軍進駐下,清理速度加快,曾先生表示,原本屋外的廢棄物已全部清空,排水溝也在日前由國軍協助清淤,至於民宿園區清淤還要再等國軍安排時間處理,曾先生對國軍與鏟子英雄們滿是感謝。

園內滿地泥濘,淤泥廢棄物堆成一座座小丘。李柏毅攝 zoomin
園內滿地泥濘,淤泥廢棄物堆成一座座小丘。李柏毅攝
上大和想要恢復往日美景,恐要再等3個月。李柏毅攝 zoomin
上大和想要恢復往日美景,恐要再等3個月。李柏毅攝

民宿業者憶桃芝毀大富村 洪災淹光復鄉已有準備

面對這次驚人洪災,問曾先生是否有心理創傷,他秒回說沒有!這是他人生第2次遇到重大天災,上次是在2001年桃芝颱風時,土石流和嘉濃濃溪潰堤,當時住在大富村經營雜貨店,土石流從後方衝入家中,大門被推開後,家中物品全部跟著流出去。雖然表面堅強,但對於重建家園的漫漫長路,眼神仍是流露一絲憂心,每天一早從瑞穗寄居處返家著手整理,已是一家人的日常。

上大和民宿業者一家人盼協助恢復家園。李柏毅攝 zoomin
上大和民宿業者一家人盼協助恢復家園。李柏毅攝

沒廣播撤離 居民看到大水已難逃

儘管縣府稱23日當天有透過警車及消防車輛在下午溢流前,在大街小巷通知居民撤離,但曾先生與曾太太表示沒聽到警報聲,他們民宿還接待一組被強制撤離的住戶,卻也一起遭洪水入侵。

曾太太說,7月到9月不時收到黃色警戒、紅色警戒的簡訊通知,但時間久了,居民的警覺性就減弱了,但洪災當天政府簡訊是洪災發生2小時後才收到。

面對災後重建挑戰,曾先生跟妻子苦笑說,「人沒事就好了,東西再賺就有。」李柏毅攝 zoomin
面對災後重建挑戰,曾先生跟妻子苦笑說,「人沒事就好了,東西再賺就有。」李柏毅攝

災民:志工救災缺乏組織 心理創傷恐日後找上門

就讀東華大學數學系的曾先生長子,23日當天正在國外開研討會,透過新聞報導與家人影片始知災情慘重,但未來重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長子透露,大家都想要出一份力,但某種程度上太多人了,不僅是兵荒馬亂,也欠缺組織性,另造成額外問題。

曾先生長子表示,除現階段幫助外,還需要更具組織性,來做後續的修整跟回復;另外就是災民的心理健康,應安排心理諮商師與災民面談,畢竟這樣的天災,難保不會造成心理創傷,也許當下沒事,但創傷很有可能在某個時間點才回來找你。最後是堰塞湖的威脅未除,重建最後可能都是白費。

上大和民宿還有許多淤泥廢棄物待清運。李柏毅攝 zoomin
上大和民宿還有許多淤泥廢棄物待清運。李柏毅攝

推薦新聞 獨家|勞動部推「天災臨工」助光復重建 首批媒合10人昨天上工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馬太鞍 # 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