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擬砸420億打造AI超級算力中心!法人指有3大目的 這些族群可受惠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全球電子代工龍頭廠鴻海(2317)公告,將在不超過新台幣420億元內,採購AI算力雲端業務營業用資訊設備,以建置AI算力集群暨超算中心。法人表示,鴻海此舉應有三大目的,包括部署本地GPU集群、提升在地企業面對競爭以及與國際LLM合作接軌。
供電相關族群有機會受惠
鴻海表示,將在2025年12月起至2026年12月,投入上述金額,擴展雲端算力服務平台,加速集團三大智慧平台發展。
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表示,推估鴻海投資的目的,應該有三個,首先是,部署本地GPU集群,能將台灣企業的專業資料Domain Data和敏感資料留在本地。第二、GPU機群距離近,提升在地企業在算力及推理能力,能更即時有效率面對市場競爭。三、能跟國際LLM合作接軌 引進台灣後針對個別產業加入專業知識庫做優化。
至於有機會的受惠族群,劉烱德表示,鴻海配合輝達,將在高雄亞灣導入800 VDC電力架構,所以Power Shelf(供電模組)、PDU電源分配模組、BBU電池備援系統等電力相關,以及被動元件族群預料將是主要受惠者。
AI需求潛力可期需要龐大算力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表示,AI需求規模龐大,未來應用將進入各行各業,「AI應用才剛開始」,同時根據市場估算打造1GW等級資料中心得花至少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未來發展潛力可期。
劉揚偉說,AI模型持續發展,模型從對話發展至代理(Agent)以及實體AI(Physical AI),應用從狹義的AI應用ANI(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具備人類同等智慧的通用AI應用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到超越人工智慧的超級AI應用ASI(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這些都需要龐大算力。
800 VDC可滿足下一階段AI運算需求
而AI也帶動電力需求,鴻海日前也指出,800 VDC電力架構將率先於高雄K-1專案的AI資料中心實施,這是集團推動AI產業升級重要里程碑,將成為集團AI伺服器、資料中心及再生能源整合應用的示範基地。
鴻海表示,AI工廠的誕生代表產業正邁入高密度與高效能的新時代,透過與NVIDIA與生態系的技術合作,鴻海將在K-1專案率先導入800 VDC電力架構,並持續強化在AI伺服器、電力與冷卻整合設計方面的實力,目標是打造更安全、更節能且可快速部署的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鴻海表示,800 VDC電力架構專為高密度AI工作負載打造,具備模組化與可擴展特性,能顯著降低電流與電阻損耗,減少銅導體用量並簡化電力分配與使用空間,同時提升能源轉換效率與降低總體用電費用。而800 VDC架構亦支援NVIDIA未來多代GPU平台,為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提供高效、可靠且可持續的電力基礎,滿足下一階段AI運算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