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周末精選|「日本人形機器人之父」下周訪台 認識石黑浩必知幾件事

國際 熱搜話題
2025/08/31 07:00
陳怡妏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全球人形機器人權威、被譽為「日本人形機器人之父」的石黑浩,9月將來台出席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論壇,以「阿凡達與未來社會」(Avatar and the Future Society)為題,深度分享機器人革命如何重塑全球科技版圖。

「日本人形機器人之父」石黑浩(左)和他的最新1代擬真人形機器人分身Geminoid HI-6(右)。法新社 zoomin
「日本人形機器人之父」石黑浩(左)和他的最新1代擬真人形機器人分身Geminoid HI-6(右)。法新社

現年61歲的石黑浩,從在大阪大學念博士班的時候開始研發機器人,但被講究外貌的日本人說機器人的外貌比研究結果更重要,刺激他從2000年開始研究擬真人形機器人,一開始是以他的女兒為樣本,但致動裝置太少,機器人動作僵硬不自然,反倒嚇哭女兒。

他再接再厲為2005年愛知世博打造擬真機器人女主播安藤,2006年進一步研發他自己的人形機器人「Geminoid HI-1」,意思是「宛如(-noid )雙胞胎(gemi )」,後面的HI是石黑浩的英文縮寫。隨著技術進步,機器人外觀越來越真,不僅長得像他的雙胞胎兄弟,還會自主呼吸跟眨眼,十分逼真,他因此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為「改變人類生活的8個天才」之一。

相關新聞
「日本人形機器人之父」石黑浩9月來台 出席SEMICON Taiwan論壇
「日本人形機器人之父」大阪世博設館 展出1千年以後的人類生活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石黑浩和他為2005年愛知世博打造,使用氣動關節頭手可流暢擺動,還能訪問人的人形機器人女主播安藤。法新社 zoomin
石黑浩和他為2005年愛知世博打造,使用氣動關節頭手可流暢擺動,還能訪問人的人形機器人女主播安藤。法新社

2010年再推出女性版「Geminoid F」人形機器人,能做出眨眼、微笑、皺眉等65種面部表情,2015年更在石黑浩遙控下擔任日本電影《莎喲娜啦》女主角,與美國女星朗恩(Bryerly Long)對戲。

石黑浩(左起)2015年10月帶著電影《莎喲娜啦》機器人女主角Geminoid F,與真人女主角朗恩、男演員村上虹郎一起亮相東京國際影展。法新社 zoomin
石黑浩(左起)2015年10月帶著電影《莎喲娜啦》機器人女主角Geminoid F,與真人女主角朗恩、男演員村上虹郎一起亮相東京國際影展。法新社

2016年開始開發的人形機器人「Alta」,在AI(人工智慧)加持下,不僅能分辨眼睛看到的景物,還能跟高野山的和尚一起到法國巴黎等地登台表演唱佛經,讓人歎為觀止。

石黑浩開發的觀音機器人Mindar,在京都高台寺用日文、中文和英文為信眾解釋《心經》。法新社 zoomin
石黑浩開發的觀音機器人Mindar,在京都高台寺用日文、中文和英文為信眾解釋《心經》。法新社

而在這18年來,石黑浩自己的Geminoid機器人已進化了6版,最新的Geminoid HI-6不僅外形更逼真,矽膠膚觸有如真人皮膚,髮型跟他一模一樣,最大賣點是能跟人對話,整合LLM(大型語言模型)功能,內存他10本著作和幾乎所有的媒體訪問,不只講話「氣口」,眨眼、呼吸、還有小動作,都跟他如出一轍。石黑浩讚賞:「我本來只是忙的時候用機器人代替我去上課,但現在它還能幫我回答學生的問題。」

石黑浩的Geminoid HI-2機器人2023年7月出席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AI峰會。法新社 zoomin
石黑浩的Geminoid HI-2機器人2023年7月出席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AI峰會。法新社

石黑期許未來Geminoid機器人可以取代人類從事更複雜的職業,「像是當偶像歌手,也許未來人形機器人可以比人類更美,永遠不會累,可以一直唱歌。」

不過,截至目前的Geminoid機器人都還不會走路,石黑浩希望以後的版本能夠加上1雙機械腿。

他和研究室人員致力於機器人動作擬真,嘗試在Geminoid機器人加進眼神交流、識別人類動作等功能,希望突破讓人覺得人型機器人很詭異的「恐怖谷」,讓人類和機器人在未來和平共存,「若我們希望跟機器人保持友好關係,要覺得能跟機器人親近才行,才能把機器人當作社會的一份子。」

石黑浩2018年發表的新一代女機器人Erica,外表比Geminoid F更接近真人女性。法新社 zoomin
石黑浩2018年發表的新一代女機器人Erica,外表比Geminoid F更接近真人女性。法新社

「恐怖谷理論」是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1970年提出的,當一張面孔與人類的相似度越高時,人們對它的好感度會逐步攀升,但在達到85%相似時,好感度會急墜,之後相似度提高才又繼續攀升,這個急墜的地方便是「恐怖谷」。

石黑浩今年6月接受《日經XTECH》訪問時表示,他認為隨著AI科技不斷進步,人形機器人能做的事會不斷增加,但離「實用」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還需要提升的技術層面,包括馬達(肌肉)、電池(能源)和皮膚。

機器人要抓取各種物品或完成複雜作業,需要跟人手一樣的結構,人的手有很大的力量,卻能抓住柔軟的物體,這在技術上是很難的。機器人的電機效率不如人類的肌肉,仍無法搬起一箱橘子,且電池續航力僅20分鐘左右,是一大問題。

現在的人形機器人雖然已經會走了,不過,還不夠像人,因為它們沒有皮膚,即使撞到人也沒有感覺,這很危險。如果和人在同一空間內活動,需要全身加裝感測器,萬一與人相撞,馬上放鬆力道避免危險。

石黑浩Geminoid HI-2機器人的手,石黑浩表示機器人的皮膚、相當於人類肌肉的馬達和電池續航力,都仍需改進。法新社 zoomin
石黑浩Geminoid HI-2機器人的手,石黑浩表示機器人的皮膚、相當於人類肌肉的馬達和電池續航力,都仍需改進。法新社

石黑浩表示,人類比較容易與外形相似的機器人溝通和互動,搭載AI的擬真機器人經過大數據訓練,可辨識人類的心情,溝通能力遠遠優於其他類型的機器人。他看好未來人形機器人將可望變得跟現在人手一台的手機一樣普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形機器人,身障人士也會需要另外一個身體。」機器人也可以是人口老化的對策之一,緩解人手不足的壓力。

除了人形機器人,石黑浩也開發多款造型比較可愛的機器人,像是「CommU」、「Sota」,可用來陪老人和小孩聊天、學習等。

石黑浩2021年在東京成立專門做虛擬分身的新創公司「Avita」,讓人們可以擺脫地點限制,用虛擬化身遠距工作,已獲得日本第3大連鎖便利商店羅森(Lawson)採用,從年初開始在東京、大阪等地找不到人站大夜班的分店,讓住在瑞典的日本人遠距引導客人結帳等。

相關新聞
日本便利商店請嘸大夜 要找住瑞典的日本人遠距上班

日本連鎖家庭式餐廳Coco's在2017年實驗,用石黑浩開發的桌上型對話機器人Sota為客人點餐、結帳。法新社 zoomin
日本連鎖家庭式餐廳Coco's在2017年實驗,用石黑浩開發的桌上型對話機器人Sota為客人點餐、結帳。法新社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日本 # 人形機器人 # 石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