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補充保費改革需兼顧2精神 陳時中:2萬起徵門檻太低了

出版時間:2025/11/08 14:26
生活 醫藥
林芳如 文章
行政院政委陳時中(中)坦言股利年度結算超過2萬元就起徵補充保費,門檻太低了。李柏毅攝 zoomin
行政院政委陳時中(中)坦言股利年度結算超過2萬元就起徵補充保費,門檻太低了。李柏毅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福部長石崇良原計畫改革補充保費,卻引發存股族不滿,親上火線開記者會說明三大改革方向,七小時後就被行政院緊急喊卡。行政院政委陳時中坦言,股利年度結算超過2萬元就起徵補充保費,門檻太低了,改革必須兼顧量能付費、劫富濟貧才有意義,同時幫石崇良緩頰只是拋出規畫並非宣布政策,不算轉彎。

衛福部原計畫改革補充保費,穩健建保財務結構,其中租金、利息與股利擬從現行的「單次給付、就源扣繳」方式,改成「年度結算」,1年累計逾2萬元就要課徵2.11%補充保費,估可挹注財源100億至200億元,但影響人數多達480萬名,挨轟跟小資族搶錢。行政院眼見輿論炸鍋,緊急聲明「暫緩具爭議的規畫」。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昨日受訪說明,2萬元門檻是2013年針對「單筆扣繳」設計的標準,現在若要改為「年度」結算,起徵門檻必須根據當前的經濟狀況與數據重新進行精算。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今日出席「2025台灣社區整合照顧研討會」,針對衛福部長石崇良改革補充保費喊卡,他表示,健保這十幾年來都在討論補充保費、保費公平性或總所得制,但是健保是一個社會保險制度,量能負擔之外還有一點劫富濟貧的精神,改革必需兼顧這兩個精神才有意義。

陳時中說,補充保費的概念沒有錯,但年度結算仍採2萬元的起徵門檻真的太低了,這會導致貧困者也一起來負擔,恐怕跟健保精神有一點衝突,起徵門檻必然要拉到相當程度才合理,拉高到讓真正資本利得相對多的人來參與健保費分配,什麼樣才是適當門檻得以區別大資和小資族,需要一些社會討論跟學者專家參與。

外界質疑石崇良七小時內政策大轉彎,陳時中緩頰,石崇良是在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拋出補充保費改革規劃,這不是政策宣布,所以不算政策轉彎。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補充保費 # 健保 # 石崇良 # 陳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