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美韓峰會將登場!傳李在明攜「核電籌碼」赴美 盼減輕貿易壓力

國際 寰宇要聞
2025/08/24 18:16
黃惠瑜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南韓總統李在明24日結束訪日行程後,啟程赴美,預定25日與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上任後首度會談。隨著外界揣測李在明可能會向川普提出兩國的核能合作夥伴關係,南韓的核電廠建設能力成為降低對美貿易風險的關鍵籌碼。

南韓總統李在明(圖中)8月23日在首爾機場準備出發前往日本。美聯社 zoomin
南韓總統李在明(圖中)8月23日在首爾機場準備出發前往日本。美聯社

《韓國時報》(The Korea Times)24日報導,南韓上個月成功說服川普政府,同意將對韓國輸美商品的對等關稅從原先提議的25%降至15%,以換取南韓承諾合作及投資協助振興美國造船業。在此背景下,李在明25日與川普的會面,也讓外界揣測雙方是否會討論核能合作事宜。

事實上,這些揣測不是空穴來風。韓國水力核能電力公司(Korea Hydro & Nuclear Power,KHNP)社長黃柱昊(音譯)已於23日前往華盛頓會見美國核電產業的官員。根據KHNP說法,核電廠燃料和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技術將是黃柱昊與美方核工業界人士在系列會議中的主要討論議題。

與黃柱昊一同前往華盛頓的還有韓國電力公社(KEPCO)社長金東哲,他將協助與美國核工業官員進行會談。KEPCO是韓國的獨家電力分銷商,全資擁有KHNP。同樣已前往華盛頓的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金正寬表示,他正在考慮所有可能的方法,設法與美國達成核能相關的協議。

業界正密切關注韓國水力核能電力公司能否與掌握關鍵核子技術的美國核電公司西屋電氣(Westinghouse)成立合資企業,進軍美國、歐洲及其他市場。

美國需要韓國的建造能力

川普計畫在2050年前將美國的核能容量從目前的100GW擴大到 400GW,然而,美國核電產業的價值鏈已崩潰,自2013年以來就沒有新建任何核電廠。雖然西屋掌握韓國核電廠所使用的基礎技術,但缺乏建設能力,因此核心建造環節仍須仰賴韓國企業。

韓國自1978年首座核電廠開始商業營運以來,已將其基礎設施擴展到26座為國內供電的運轉中反應爐,另有4座正在建設中。韓國在 2009年實現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出口核電的歷史性突破,目前正與沙烏地阿拉伯、波蘭、捷克、英國和印度等國進行進一步出口協議談判。

為提振美國核能產業,川普已簽署行政命令,將新核電廠的建設與營運許可證審批時間縮短至18個月。據報導,在近期與韓國的會晤中,美國官員更要求韓國企業在華府重振核能產業的計畫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李在明 # 川普 # 美韓峰會 # 核電 # 貿易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