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億元挺農漁民!補助漁船裝AIS識敵我 蓋萬噸低溫冷藏桶「稻米可放5年」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美關稅談判尚未定案,但農漁產業面臨銷美外加20%對等關稅,衝擊甚大,行政院會明天將通過5700億元規模的韌性特別條例特別預算,其中農漁業共編有190億元,除降低農民貸款利息、升級冷鏈設備、開拓市場,並將建置2.9萬公噸的低溫冷藏桶,延長稻米保存期,及補助20噸以上漁船裝置自動辨識系統(AIS),保護我國漁船,同時達辨識敵我之效。

行政院本周將送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特別預算,預算規模高達5700億元,扣除全民普發1萬元的2360億元(人口2357萬人,加上作業費3億元),其他3340億元分別用於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韌性四大主軸。

農漁業部份共編了190億元,作為四大用途:因應對等關稅衝擊、開拓市場、全社會韌性、保衛周邊海域。
農業部次長胡忠一在行政院說明,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編列24億要降低農民貸款利息、減農民壓力,政府針對五項專案金融貸款加碼補貼最高一年利息不超過1%,貸款上限從原2千萬提高到3千萬;「全面升級」包括加強冷鏈設備設施,按照不同的設備設施需求,提高補助;以及「產業加值」,免費提供品種檢測技術、服務等,對於產品的國際認證,每一個農糧案子輔助15萬,漁業改進計劃方面,凡透過海洋管理委員會對船隻認證,每一案補助750萬認證費用。
胡忠一表示,接下去就是要把產品賣出去、編列72億,其中22億用來擴大國內的市場,50億用於開拓美國以外的市場。
全社會韌性方面編列10億,首要強化糧食準備、穩定緊急時期糧食供應,具體項目包含建置2萬9000公噸的低溫冷藏桶,保存稻米品質、新鮮度、延長存放時間,近幾年來已經陸續設置了大概10萬噸,待增加2.9萬噸後,將能儲存25%安全儲糧。
胡忠一指出,目前公糧糧倉1872棟,絕大部分從日治時期設立,迄今80、90年,針對重要地點的陳舊糧倉必須進行修護,希望明年之前修補其中的90棟,把它現代化。依現行糧倉儲存,稻米存放3年,如果轉成低溫冷藏,儲存期限可延長到5年,是糧食安全很重要的工作。
胡補充,在緊急時期,也要有備援粘米設備的電力來源,因此預計在北中南東各設兩組,已備萬一沒有水電,還可以供應國人的需求。
保衛週邊海域安全部分,胡說明,國內20噸以上的船都裝有自動辨識系統AIS,能清楚掌握漁船海上位置,然20噸以下的船、約有5千多艘,目前仍未裝置,這次編列2億要來做相關工作,希望全裝置完畢。
胡忠一提到,AIS除能掌握船隻動線是否偏離,在發生碰撞、失聯、颱風來襲、求救情形,能保護我漁船,也能辨識敵我、辨別船隻屬我或他國籍,防止被滲透,若海纜遭破壞,也有助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