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豐銀市佔下滑 拖累兆豐金及3家子公司評等展望變「負向」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中華信評18日將兆豐金評等展望調為「負向」,原因是子公司兆豐銀行市占率在過去幾年間下滑,中華信評擔憂兆豐銀未來12~24個月營運有1/3機率轉弱,恐對兆豐金的集團信用結構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將兆豐金控及3家子公司兆豐證、兆豐票、兆豐保險的評等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向」。

反倒是兆豐銀因具有高度系統重要性,可能獲得政府支持沒有被調降,展望維持穩定不變,金控跟其他子公司被降,因政府支持不會擴及至非營運控股公司與非銀行子公司。
放款、外匯存款市佔雙下滑
中華信評表示,由於外幣放款成長減緩及其他國內銀行的競爭激烈,過去幾年兆豐銀的市場地位與客戶基礎持續呈現下滑趨勢。今年6月底兆豐銀的放款市占率排名已由2021年12月底的第6(6.1%)降至第10(5.3%)。
同期間外匯存款市場的市占率排名從第1(9.9%)降至第3(7.8%)。雖然兆豐銀在貿易融資、境外金融以及外匯業務方面的利基競爭優勢,可持續支撐未來成長,但可能無法維持相對優越的營運狀況。
兆豐銀貢獻金控獲利8成
中華信評指出,以兆豐銀行對兆豐金具主導性的貢獻度來看,此次評等展望調整反映兆豐銀可能持續轉弱的營運狀況對兆豐金信用結構的影響。
兆豐銀行對金控集團的貢獻度相當高,因此SACP(個別基礎信用結構(stand-alone credit profile;簡稱 SACP)轉弱的趨勢,可能會對兆豐金集團整體的信用結構造成壓力。在 2024年與2025年上半年,兆豐銀對金控淨值與獲利的貢獻占比分別80%至85%與85%至90%。

兆豐銀1/3機率營運恐轉弱
兆豐銀行的評等獲確認反映其強健的企業價值與強健的資本水準。儘管如此,中華信評認為,由於國內銀行業競爭激烈,該行的業務狀況在近年有所轉弱。
未來兩年兆豐銀行在特定利基業務的競爭優勢轉弱,因而削弱其營運狀況的可能性為三分之一。
兆豐資產優化非獲利下滑
兆豐金則提出三點說明:一、評等展望主要反映近年銀行子公司積極推動資產負債結構優化,導致短期市場占有率波動,並非本集團獲利能力下滑所致。
觀察美國聯準會近年大幅升息,美元資金成本快速增加,銀行子公司因應高成本環境,調整業務結構以提升資產負債效率,雖短期內對市占率造成影響,但中長期將有助於強化資產品質及風險控管,鞏固集團整體財務韌性與市場地位。
二、公司資本適足率長期維持穩健,歷年獲利亦表現良好,未來評等展望調整不影響集團營運績效與永續經營目標。三、公司將持續推動數位轉型,強化差異化競爭優勢,並持續落實穩健經營原則,發揮集團綜效,鞏固國內外市場領導地位,為股東及客戶創造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