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選分析|鄭麗文讓國民黨重生或成洪秀柱2.0 上任3大深水區挑戰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隨著國民黨主席選舉落幕,鄭麗文以少見的黨內資歷,成為國民黨史上首位曾有民進黨背景的黨主席。這場選舉結果,也為藍營在2026年縣市長與議員選舉的佈局投下變數。黨內憂心,鄭麗文是否真能為藍軍帶來新生,還是成為「洪秀柱2.0」的翻版,她的上任對於有志於2026的縣市長、議員候選人「剉咧等」,尤其是艱困選區,更直接喊出「不用選了」的話。從選後各界反應來看,鄭麗文的上任,短期內雖不致引爆國民黨的內部分裂,卻已明顯揭示她將面對三大挑戰:黨內整合與領導正當性、2026提名爭議與布局困境,以及親中標籤所引發的形象風暴。
鄭麗文口才辯給 擊敗「穩健派」郝龍斌
55歲的鄭麗文出身學運時代,過去曾任民進黨國大代表,2002年因「舔耳案」不當指控同志涂醒哲,遭到開除黨籍,三年後,她受國民黨主席連戰邀請,加入國民黨並擔任發言人,之後歷任行政院發言人和兩次擔任不分區立委。
鄭麗文言辭犀利、口才辨給,懂得民進黨選舉操作,吸引不少因國民黨長年在野而不滿的支持者,想透過她「一吐怨氣」。這次選舉中,她的對手郝龍斌主打「穩健」,仍敵不過她充滿情緒渲染力的煽動演出,飲恨敗北。
鄭麗文宛如洪秀柱2.0 但不至於黨內分裂
無論是挺鄭、挺郝派立委,大家皆一致認為,選後黨內不致於真的分裂,或許路線尚有些爭論,但大致各地方自主。一名青壯派立委直言,鄭麗文的當選如同是「洪秀柱2.0」,但國民黨不是沒有經歷過這個時期,如今的藍營地方諸侯也算有實力,應不致於像當年洪秀柱主政那麼慘。
另名藍委認為,黨內整合是鄭麗文的第一項工作,因為即將進入2026年縣市議員和首長提名,鄭麗文承諾過要做集體領導,新的黨主席團隊應具有一定多元性,包括建制派、非建制派都在裡面,有平衡的聲音,整合阻力才會降低。
挺鄭派立委則認為,大家對黨贏得2026、2028的目標是一致的,相信鄭麗文早已做好準備,會在最快時間內,以柔軟身段請益地方所有人士。

藍白合不只拜會黃國昌 還要做這2件事
對於「藍白合」,鄭麗文曾喊過認同「聯合政府」,但又對新北市佈局喊「必是國民黨」,挺郝派立委認為,鄭麗文不只要去拜會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甚至過去的人脈、朋友都要一同幫忙,因為這已經不是私人問題,而是兩個政黨的事情。
另名青壯派立委則說,藍白本就應該合理溝通,但也不要忘記本質,溝通過程中要確保國民黨有更好的優勢跟主導權,那2026、2028的選將要有充分準備,夠強的話就不會讓人質疑惑見縫插針,所以面對藍白合,除了參考立法院的成功模式進一步合作,也要強化自身選將和黨中央體質,這樣面對藍白合時就可以確保優勢。
民眾黨團副總召張啓楷則表示,只要是福國利民的法案,以及將來縣市首長及地方民意代表的布局,藍白合作絕對都有空間。只要雙方保持互相尊重、誠意及互動,以及以台灣人民為優先的考量,民眾黨絕對都樂意合作。

親中標籤難撕 中南部嘆海嘯第一排
不過談到2026年的佈局,就不得不講鄭麗文的「親中」色彩,她在此次選舉中,遭到指控運用「大陸網軍」介入選舉,雖然她當選第一時間說不要用廉價標籤當政治鬥爭的工具,但一名2026中南部選區幕僚就直言,「鄭麗文當選2026要怎麼選?」實務面上,競選經費的募款恐比現任主席朱立倫困難,同時她的紅統色彩,在艱困選區幾乎是「不用選了」,他們就是鄭主席海嘯衝擊第一排。
但另名有意角逐2026人士則緩頰,鄭麗文當選主席後,相信兩岸論述應該會講得更清楚一些,不是親中,應該是和中才對。
親壯派立委則認為,判斷政治的標準應該是她做什麼而非說什麼,鄭麗文當選主席後,一言一行也會被黨內監督,同時也考驗著社會大眾的接受程度,大家要用開放心態看待,
除了親中色彩,亦有人擔心鄭麗文將手伸入提名機制中,該人士喊話,必須要用公平、公開、公正的初選制度,讓優秀的人代表國民黨在各縣市競選,若要跟民眾黨合作,也應該要採取全民調,沒有什麼徵召。

令不出黨中央? 黨團喊要有自主性
最後對於鄭麗文的質疑是「令不出黨中央」,挺鄭派的立委認為,鄭麗文出身立法院,應對立院攻防議題有高度專業和立即應變能力,她過去在操作議題上有諸多經驗,和黨團互動一定是一拍即合,不會有太多問題。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則說,溝通是必須且必要的,但黨團仍必須要有自主性,作為作戰第一線單位,如何提出好的民生法案、保護國家利益,這是最重要的,他認為先不要預設立場,看看鄭麗文對於未來要做、要講的事情,能否把過去不好或不利選舉、國家發展的狀況屏除,保留好的價值,這是主席當選人要面對的。

綠看鄭麗文 不認2026更好選
民進黨團幹事長鍾佳濱則說,鄭麗文在中共屆選的傳聞中當選,被他人認為是中共暗助的對象,那未來帶領國民黨要如何不被人家扣紅帽子?尤其另一個在野黨叫做「台灣民眾黨」,國內兩個主要在野黨,一個「中國」一個「台灣」,國民黨的主席要面對的不是跟民進黨競爭執政權,而是如何跟民眾黨競爭在野的領導權,要如何說服台灣民眾,這是無可迴避的。
至於國民黨的主席選舉內鬥和鄭麗文的當選,是否意味2026民進黨比較好選?鍾佳濱則認為,黨內選舉競爭是常態,目前看起來雖然激烈,但說要分裂也沒這麼嚴重,民進黨也不會因為對手若就對未來競爭感到竊喜,以為機會來了,「我覺得別太高興了,不值得為這樣的一個情況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