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偏頭痛像「腦內地震」!星媽痛到失能 200萬人受苦忌自行抓藥

偏頭痛像「腦內地震」!星媽痛到失能 200萬人受苦忌自行抓藥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偏頭痛是一場反覆發生的「腦內地震」!醫師指出,台灣約有200萬人深受偏頭痛之苦,相當於每10人就有1人有偏頭痛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工作表現,卻有六成病人未接受專業診斷與治療;藝人邵雨薇則分享,自己的媽媽就有偏頭痛症狀,因為不知道是一個疾病,只是會感受到頭很痛、經常噁心嘔吐,甚至不舒服到得躺在床上。
頭痛3個月吃藥沒效 真凶竟是「鼻竇炎」!醫籲:這些症狀別輕忽

頭痛3個月吃藥沒效 真凶竟是「鼻竇炎」!醫籲:這些症狀別輕忽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55歲詹姓職業駕駛員,過去有偏頭痛病史,頭痛發作時通常只要服用止痛藥就能緩解,但今年三月起卻反覆頭痛長達3個月,吃藥也無效,讓他苦不堪言。經友人介紹前往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慢性頭痛特診」就醫,經醫師詳細問診及影像檢查後,發現竟是「鼻竇炎」惹禍,詹男接受藥物治療後,症狀逐漸改善,頭痛完全痊癒。
操盤手偏頭痛炸裂!止痛藥吃到沒效 每月發作逾4次應預防治療

操盤手偏頭痛炸裂!止痛藥吃到沒效 每月發作逾4次應預防治療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40歲金融業主管小貞每天看台灣、美國股市操盤,長期作息不正常與工作壓力下產生慢性頭痛,每月吃止痛藥的日子比不吃還多,卻感覺越吃越沒效,痛到每周得請一天假。醫師提醒,止痛藥無法預防頭痛發生的嚴重度與頻率,若每月發作超過四天吃止痛藥無效時,應以預防性藥物治療來減少頭痛發作。
北榮團隊花5年找到「偏頭痛生物標記」 1滴血辨識!準確率達9成

北榮團隊花5年找到「偏頭痛生物標記」 1滴血辨識!準確率達9成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全球有10億人飽受偏頭痛之苦,且女性患者數是男性的3倍,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就是其中一人。過去一直被視為「看不見的病」,為此台北榮總攜手陽明交大、中研院、國衛院等學單位,耗時5年成功找出,用血液檢測判別偏頭痛狀態的微核醣核酸(microRNA)生物標記,首次證明偏頭痛可望透過血液「被看見」,只要一滴血,能以高達九成的準確率,判斷患者是否有偏頭痛,替精準醫療開啟新頁,成果更發表於國際頂尖神經科學期刊。
媽媽別再忍!止痛藥濫用反加劇偏頭痛 每月別吃超過十天

媽媽別再忍!止痛藥濫用反加劇偏頭痛 每月別吃超過十天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頭痛絕非忍忍就好,一名35歲護理師從大學開始便有偏頭痛困擾,工作後因輪三班作息不規律,加上需照顧二名孩子,頭痛頻率驟增至每月25天。醫師提醒,多數人頭痛時會先服用止痛藥,但這只能急性治療,無法減少頭痛發作頻率,如果一個月服用止痛藥超過10天,反而會引起「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導致頭痛惡性循環。
諾獎得主戴維·麥克米倫來台 憶清晨5點得知獲獎!竟當成玩笑

諾獎得主戴維·麥克米倫來台 憶清晨5點得知獲獎!竟當成玩笑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戴維·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今(8)日在台演講,演講中他回顧自己投入有機催化、光反應催化等化學研究的過程與應用,他還回顧,得知獲得諾貝爾獎那天,清晨5點電話響個不停,共同獲獎者還傳訊息通知他,但他很想睡覺,還覺得是研究團隊在開玩笑,於是跑回去睡回籠覺,直到睡醒後,看了《紐約時報》網站,還一度認不出得獎者畫像上的自己。
頭痛竟與聳肩有關!別再側躺、低頭滑手機 按摩5肌可緩解

頭痛竟與聳肩有關!別再側躺、低頭滑手機 按摩5肌可緩解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頭痛竟與姿勢不良有關!比起大眾熟知的偏頭痛,緊縮型頭痛其實比例更高,研究指出和特定肌肉緊繃相關,若平常習慣側躺、低頭滑手機、長時間在電腦桌前使用鍵盤、滑鼠,甚至桌面過高,聳肩嚴重使得上斜方肌累積疲勞,民眾可自己按摩放鬆上斜方肌,有助緩解緊縮型頭痛。
諾貝爾文學獎|韓江憑《素食者》名揚國際 「若我身體健康應該不會當小說家」

諾貝爾文學獎|韓江憑《素食者》名揚國際 「若我身體健康應該不會當小說家」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韓江的父親是南韓知名小說家韓勝源,她除了寫作之外還熱愛音樂與藝術,2002年作品《你冰冷的手》便是關於雕塑家的故事。2016年她憑著《素食者》英譯版成為首個拿下國際布克獎的亞洲作家爆紅,該書由3個章節構成,每章以不同視角刻畫素食者英惠逐漸拒絕進食過程中,面對丈夫、父親和姊夫等男性的排斥和掠奪,最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