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日本人再獲諾貝爾獎!北川進曾來台交流 接通知誤以為「推銷電話」

日本人再獲諾貝爾獎!北川進曾來台交流 接通知誤以為「推銷電話」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日本京都大學特聘教授北川進周三(10/8)成為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成為今年第2位獲得諾貝爾殊榮的日本人,並拿下日本第32枚諾貝爾獎。北川曾擔任「日台生醫研討會」的日方代表學者,也來台灣與輔仁大學、清華大學分享研發成果。談到接獲通知獲獎的電話,他笑稱原本還以為是「推銷電話」。
唐獎得主奧馬爾.亞吉摘諾貝爾化學獎 曾來台勉勵高中生:非凡源自平凡的開始

唐獎得主奧馬爾.亞吉摘諾貝爾化學獎 曾來台勉勵高中生:非凡源自平凡的開始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諾貝爾獎今(8)日揭曉化學獎得主,由北川進(Susumu Kitagawa)、英國學者羅布森 (Richard Robson)和約旦裔美國化學家奧馬爾.亞吉(Omar M. Yaghi)共同獲得。其中奧馬爾.亞吉也是唐獎第六屆「永續發展獎」得主。是唐獎6屆以來,第4度有得主獲得諾貝爾獎殊榮。
宛如「妙麗」無敵空間小提包 諾貝爾化學獎頒給《哈利波特》式分子結構研究

宛如「妙麗」無敵空間小提包 諾貝爾化學獎頒給《哈利波特》式分子結構研究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周三(10/8)頒給了分子結構研究,表彰3名科學家的開發「金屬有機骨架」(MOF),是一種類似知名奇幻文學小說《哈利波特》的新型態分子結構,為化學開闢了「新空間」,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主席林克舉例,就像是「妙麗」的手提包一樣,外表小巧,裡頭卻擁有無敵空問。
Google深耕台灣AI發展與產業合作 估AI應用將創造高達1.9兆元經濟價值

Google深耕台灣AI發展與產業合作 估AI應用將創造高達1.9兆元經濟價值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Google DeepMind 研究副總裁紀懷新指出,Google自2018年起與台灣大學合作推動AI學術論壇,並透過「智慧台灣計畫」及「Google 大學交流計畫」支持超過81項研究,涵蓋AI、半導體與醫療等領域。Google強調台灣在AI硬體供應鏈的關鍵地位,未來更將透過公私協力推動AI生態系建設和負責任的AI治理。最新報告預估AI應用將為台灣創造高達1.9兆元經濟價值,帶動製造、零售等產業成長,並提升就業質量與薪資潛力。
「威而鋼之父」諾貝爾獎得主來台 回顧一氧化氮研究之路

「威而鋼之父」諾貝爾獎得主來台 回顧一氧化氮研究之路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199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被稱「威而鋼之父」的路易斯·伊格納羅(Louis J. Ignarro),今(9)日在台演講。他回顧,他發現一氧化氮可以使血管擴張,進而降低血壓、預防血栓與冠狀動脈疾病等,其實起源於研究團隊成員抽菸時的意外發現,後來因此發現一氧化氮的許多用處,包含可用於威而鋼藥物、治療COVID-19等。他也強調,他的成功關鍵就是好奇心,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
載入更多